牙膏可混漱口水?美白牙膏可美白?…醫師:錯!量多反讓牙磨損
早安健康【新聞中心/蔡經謙報導】
牙膏與漱口水都是潔牙、維持口腔清新的好夥伴。有民眾為了追求清潔到位,將牙膏與漱口水混合使用,雖看似方便且「效果加倍」,實際上是真的嗎?《早安健康》整理了常見的4大牙膏使用迷思,提醒讀者留意,以免清潔不成反傷牙。
迷思一:牙膏混漱口水事半功倍?食藥署:恐品質改變、微生物增生
網路上有影片教學,指出只要將牙膏擠入按壓瓶子中,再加入漱口水混和,簡單按壓就能同時擠出牙膏與漱口水的混和物,簡單又方便。
食藥署於臉書專頁發文分析,牙膏、漱口水應個別使用,「千萬不要加在一起」。因為牙膏、漱口水成分種類眾多,當產品進行配方設計時,往往會依照產品的性質與配方細節增加防腐劑,避免產品變質,若民眾自行將不同產品進行混和,將導致配方與原產品設計有所差異,一旦品質改變,也恐有微生物增生等疑慮,反而會對口腔造成傷害。
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牙膏與漱口水呢?牙齒的正確清潔順序為先用牙線,再用牙刷,最後才用漱口水清除牙齒縫隙中殘留的細菌。由於漱口水只是潔牙輔助,一星期使用1~2次,每次在口中停留30秒即可。
迷思二:牙膏擠越多越好嗎?一次擠多少最妥當?醫:成人豌豆大即可
牙膏主要用於清潔牙齒、保持口氣清新。不過,刷牙時牙膏該擠多少呢?牙膏廣告中常出現整隻牙刷上有著一長條滿滿的牙膏,不少民眾也認為,若牙膏擠太少,牙齒會刷不乾淨,沒有完全清潔到。
實際上,濫用牙膏是造成牙齒磨損的主因之一。前加州大學醫學院林教授曾撰文引述研究分析,濫用牙膏的民眾往往誤以為牙膏用得越多,牙齒會因此變白,然而隨著牙釉質變薄,牙本質(又稱齒質、象牙質)越接近表面,牙齒整體外觀會變得更黑。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顯微根管治療中心張主任撰文建議,牙膏的使用量可依年齡分別:
3歲以上小朋友、成人:豌豆大即可。
3歲以下有長牙的小朋友:米粒大即可。
迷思三:美白牙膏有效嗎?醫:主要功用為維持美白效果
許多民眾選購美白牙膏想讓自己變黃的牙齒變白,但是美容牙科黃醫師曾拍片分析,如果只想靠美白牙膏就想讓自己的牙齒變得像做陶瓷貼片一樣白是不可能的。因為牙齒變黃有以下兩種情形:
大分子外部染色:色素吸附在牙齒上,如茶漬、咖啡漬、抽菸菸漬等,可透過美白牙膏中比一般牙膏更粗的研磨顆粒物理性去除。
小分子內部染色:色素已從表面滲透進牙齒內部,需靠牙齒美白化學藥劑去除。
黃醫師分析,雖部分美白牙膏產品中同樣添加化學藥劑,然而要讓藥劑生效「濃度」、「時間」不可少,即便是較高濃度的美白牙齒貼片也需要約半小時才有效,美白牙膏中的化學藥劑濃度不僅低,一般民眾刷牙時間也非常短,因此無法達成化學性去除色素的效果。
黃醫師建議民眾購買美白牙膏時,不要有不正確的期待,它最主要的功用是在外部色素變成頑固污垢前先刷除,並「拋光」讓牙齒表面光滑,比較不容易被染色。
食藥署則提醒,市售美白牙膏因是利用研磨顆粒拋光牙齒,長期使用容易使牙齒損耗,若需使用超過14天,建議依照牙醫師指示進行。此外,部分美白牙膏還會添加過氧化氫、灰石等化學成份,政府均有限制含量,建議民眾勿購買標示不明的美白牙膏。使用時也須留意牙齦組織、口腔有無出現病變,若覺得不適應立即諮詢牙醫師。
迷思四:牙膏管見黑色色塊、色條不能用?檢視牙膏成分看一處
牙膏管底的色條有什麼用?曾有民眾謠傳管底的色條的顏色分別隱含著不同的意義,綠色表示成分純天然;藍色表示天然、藥物混和;紅色代表藥物、化學混和;黑色則代表成分由純化學合成,使用起來「心驚驚」。甚至就連小學老師都曾被騙,而教導學生錯誤觀念。
這實際上是錯誤謠言,食藥署闢謠指出,牙膏管底的顏色條與內含成分無關,不論是綠、紅、藍或黑,都只是製作牙膏軟管時,為了定位、防止偏移而使用的印刷標記。
若民眾想進一步掌握牙膏的成分,台灣自110年7月1日起將一般牙膏納入化粧品管理後,如今的牙膏均需完整揭露添加全成分,民眾可直接檢視標籤上的「全成分」欄位即可。
(本文摘自早安健康)
文章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牙膏可混漱口水-美白牙膏可美白-醫師-錯-量多反讓牙磨損-020000989.html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
牙膏與漱口水都是潔牙、維持口腔清新的好夥伴。有民眾為了追求清潔到位,將牙膏與漱口水混合使用,雖看似方便且「效果加倍」,實際上是真的嗎?《早安健康》整理了常見的4大牙膏使用迷思,提醒讀者留意,以免清潔不成反傷牙。
迷思一:牙膏混漱口水事半功倍?食藥署:恐品質改變、微生物增生
網路上有影片教學,指出只要將牙膏擠入按壓瓶子中,再加入漱口水混和,簡單按壓就能同時擠出牙膏與漱口水的混和物,簡單又方便。
食藥署於臉書專頁發文分析,牙膏、漱口水應個別使用,「千萬不要加在一起」。因為牙膏、漱口水成分種類眾多,當產品進行配方設計時,往往會依照產品的性質與配方細節增加防腐劑,避免產品變質,若民眾自行將不同產品進行混和,將導致配方與原產品設計有所差異,一旦品質改變,也恐有微生物增生等疑慮,反而會對口腔造成傷害。
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牙膏與漱口水呢?牙齒的正確清潔順序為先用牙線,再用牙刷,最後才用漱口水清除牙齒縫隙中殘留的細菌。由於漱口水只是潔牙輔助,一星期使用1~2次,每次在口中停留30秒即可。
迷思二:牙膏擠越多越好嗎?一次擠多少最妥當?醫:成人豌豆大即可
牙膏主要用於清潔牙齒、保持口氣清新。不過,刷牙時牙膏該擠多少呢?牙膏廣告中常出現整隻牙刷上有著一長條滿滿的牙膏,不少民眾也認為,若牙膏擠太少,牙齒會刷不乾淨,沒有完全清潔到。
實際上,濫用牙膏是造成牙齒磨損的主因之一。前加州大學醫學院林教授曾撰文引述研究分析,濫用牙膏的民眾往往誤以為牙膏用得越多,牙齒會因此變白,然而隨著牙釉質變薄,牙本質(又稱齒質、象牙質)越接近表面,牙齒整體外觀會變得更黑。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顯微根管治療中心張主任撰文建議,牙膏的使用量可依年齡分別:
3歲以上小朋友、成人:豌豆大即可。
3歲以下有長牙的小朋友:米粒大即可。
迷思三:美白牙膏有效嗎?醫:主要功用為維持美白效果
許多民眾選購美白牙膏想讓自己變黃的牙齒變白,但是美容牙科黃醫師曾拍片分析,如果只想靠美白牙膏就想讓自己的牙齒變得像做陶瓷貼片一樣白是不可能的。因為牙齒變黃有以下兩種情形:
大分子外部染色:色素吸附在牙齒上,如茶漬、咖啡漬、抽菸菸漬等,可透過美白牙膏中比一般牙膏更粗的研磨顆粒物理性去除。
小分子內部染色:色素已從表面滲透進牙齒內部,需靠牙齒美白化學藥劑去除。
黃醫師分析,雖部分美白牙膏產品中同樣添加化學藥劑,然而要讓藥劑生效「濃度」、「時間」不可少,即便是較高濃度的美白牙齒貼片也需要約半小時才有效,美白牙膏中的化學藥劑濃度不僅低,一般民眾刷牙時間也非常短,因此無法達成化學性去除色素的效果。
黃醫師建議民眾購買美白牙膏時,不要有不正確的期待,它最主要的功用是在外部色素變成頑固污垢前先刷除,並「拋光」讓牙齒表面光滑,比較不容易被染色。
食藥署則提醒,市售美白牙膏因是利用研磨顆粒拋光牙齒,長期使用容易使牙齒損耗,若需使用超過14天,建議依照牙醫師指示進行。此外,部分美白牙膏還會添加過氧化氫、灰石等化學成份,政府均有限制含量,建議民眾勿購買標示不明的美白牙膏。使用時也須留意牙齦組織、口腔有無出現病變,若覺得不適應立即諮詢牙醫師。
迷思四:牙膏管見黑色色塊、色條不能用?檢視牙膏成分看一處
牙膏管底的色條有什麼用?曾有民眾謠傳管底的色條的顏色分別隱含著不同的意義,綠色表示成分純天然;藍色表示天然、藥物混和;紅色代表藥物、化學混和;黑色則代表成分由純化學合成,使用起來「心驚驚」。甚至就連小學老師都曾被騙,而教導學生錯誤觀念。
這實際上是錯誤謠言,食藥署闢謠指出,牙膏管底的顏色條與內含成分無關,不論是綠、紅、藍或黑,都只是製作牙膏軟管時,為了定位、防止偏移而使用的印刷標記。
若民眾想進一步掌握牙膏的成分,台灣自110年7月1日起將一般牙膏納入化粧品管理後,如今的牙膏均需完整揭露添加全成分,民眾可直接檢視標籤上的「全成分」欄位即可。
(本文摘自早安健康)
文章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牙膏可混漱口水-美白牙膏可美白-醫師-錯-量多反讓牙磨損-020000989.html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