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牙也蛀牙?吃太甜才蛀牙?補完不再蛀?牙醫拆解5大迷思教補救方法
(本文摘自星島頭條)
為何每天刷牙也蛀牙?成因是甚麼?
牙科醫生胡瀚鈞表示,蛀牙是一種常見的口腔問題。當牙齒表面的硬質組織(琺瑯質、象牙質)遭受酸性物質的侵蝕,便會破壞牙齒組織,形成蛀牙。
蛀牙常見成因
除了口腔衛生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決定蛀牙的風險,例如飲食習慣、牙齒質地、身體狀況、藥物等其他因素。
蛀牙原因|1. 飲食習慣
先由最基本蛀牙成因講起:口腔內有無數不同種類的細菌(無論多衛生的人都會有),只有部份細菌會導致蛀牙(Cariogenic Bacteria)。這些細菌每天都會在牙齒上「築巢」形成牙菌膜。
細菌「築巢」來作甚麼?一旦「築巢」完成,它們就在裡面「吃東西」,消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然後釋出一些酸 。這些酸會一點一點地侵蝕牙齒,造成蛀牙。可幸的是,口水能夠中和酸性,也能抗衡細菌過量增生。而刷牙或用牙線就能摧毀細菌的「巢」,讓它們沒有機會在那裡滋生。
但如果飲食次數過多,會令口腔常常接觸碳水化合物,牙齒上的細菌就能不斷「吃喝」,排出很多酸,口水的分泌也不足以抵抗。而且,高糖飲食令蛀牙細菌每天「飲飽食醉」,越來越強大,反之其他無害的細菌則越來越少,令口腔的微生態失衡(Dysbiosis),日後更易蛀牙。
蛀牙原因|2. 刷牙方法不對
「刷牙刷很長時間」不代表「刷得到位」。平時刷不到的地方會有大量牙菌膜,細菌長期在那裡製造酸性。例如牙與牙之間的位置(Interproximal Surfaces)、深的牙紋(Deep Pits and Fissures)、牙齒重疊不齊的地方。
除了刷牙,也須要每天用牙線或牙縫刷,以清潔牙齒的每個角落。每個人的牙齒排列都有不同,牙齒排列不齊的病人,清潔更加困難。胡醫生建議病人詢問牙醫,按個別的牙齒情況教授如何護理牙齒。
蛀牙是否一定會痛?不痛就不用看牙醫?
胡瀚鈞醫生指,有部分病人蛀牙沒有痛楚的徵狀(Asymptomatic),甚至牙齒壞死了,也不知道出事了。情況因人而異,有些只在喝凍飲、吃甜食時感到牙齒痠軟敏感,有些人則在蛀牙後期才開始有痛感 。他表示,自己的臼齒因為智慧齒阻生影響,也曾蛀過牙,未照X光前也沒發覺,有幸及時補救了。
故此,有些病人以為牙不痛, 就會拖延到牙肉流膿或面部腫脹,才去處理。這個時候感染已經擴大了,同時牙質也被嚴重破壞(Unrestorable),只能拔掉,錯過了補牙或杜牙根的機會。
蛀牙是否補牙後就一勞永逸?
胡醫生指,若忽略護理和飲食習慣,補完的牙也會再蛀(Recurrent Caries)的!細菌固然不能侵蝕補牙物料,但是它們可以在真牙與補牙的接合位再次形成蛀牙,所以不要補完牙就掉以輕心。
另外,蛀得太嚴重才補,補牙未必足以拯救牙齒。若牙神經已受太大的發炎影響,有機會在補牙後出現痛楚,這痛楚未必在補完即時出現,或者會是一段時間之後。如果這情況發生,或有機會須要杜牙根。杜了牙根的牙齒都會比較脆弱,因此需要盡快做牙套(Crown) 保護牙齒。
胡醫生提醒,若錯過了治療的機會,牙齒可能就需要拔掉了。所以一定要控制蛀牙風險。醫生見到蛀牙很多的病人,會先了解個別的蛀牙成因。必須從根源入手,否則補牙只是治標不治本!
零食不甜就不會引致蛀牙?
胡瀚鈞醫生強調,大部分零食,就算感覺不算甜也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例如薯片、蝦條、麵包、即食麵等。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蛀牙風險,它們被細菌消化後,會釋出一些酸性,侵害牙齒。碳水化合物之中比較容易導致蛀牙(High Cariogenicity)的成分為蔗糖和葡萄糖 。
進食後刷牙,是否表示可以任意吃零食?
胡瀚鈞醫生指出,如果用餐次數過多,零食及有糖分飲料都計算在內,會令口腔常常接觸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飲食令蛀牙細菌日日「飲飽食醉」,越來越強大。
他提醒,零食或甜食對牙齒不好,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研究顯示,要控制蛀牙,限制甜食次數比起限制甜食分量更重要。所以,他自己吃甜品的話,會緊接在正餐後進食,不會等餐後1個小時後才又吃。每天「用餐+零食」一般會建議總數為3次,不多於4次。
5類人最容易蛀牙 高血壓糖尿病增風險
胡瀚鈞醫生指出,以下5類情況會增加蛀牙的風險:
蛀牙高風險人士
1. 一天多餐
例子:經常吃零食、常喝含有糖份/碳酸飲品、須要常常試味的廚師
原因:會增加細菌酸性侵蝕牙齒的時間,導致口腔的微生態失衡
補救方法:減少用餐次數(最好為3次)
2. 口水分泌不足
例子:接受化療、電療的人士(癌症)、長期病患者(高血壓、 糖尿病、抑鬱症)、修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 Syndrome)患者
原因:口水本身有中和酸性和殺菌的作用,由於化療/電療/長期服用藥物/疾病本身會影響口水腺,令口水分泌不足,牙齒因此失去了保護
補救方法:進行氟素預防治療(Fluoride Preventive Treatment),並定期覆診。
3. 口腔清潔不足
例子:只用牙刷、不用牙線清潔牙齒的人士
原因:牙刷只能清潔牙齒的頰側(外側)、舌側(內側)和咀嚼面,卻不能刷牙縫的污垢,以致這些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引致蛀牙。
補救方法:向牙醫了解如何清潔,並勤加清潔
4. 容易積聚牙菌膜(Plaque Retentive Factors)
例子:戴假牙、箍牙的人士
原因:無論透明箍還是鋼箍,都容易藏污垢和細菌。
補救方法:勤加清潔、定期覆診、避免使用自助箍牙服務
5. 幼童
例子:部份小朋友常常哭,家長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 就讓他們長期含奶嘴進睡
原因:牙齒長期浸在奶中,細菌更多機會侵蝕牙齒(nursing bottle caries)。小朋友對蛀牙未必有充足的警覺性,牙痛時又不懂表逹不適。
補救方法:家長幫忙刷牙和留意口腔情況,孩子出牙之後避免含奶進睡,定期檢查
(本文摘自星島頭條)
文章來源: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edu/3327671/每天刷牙也蛀牙吃太田才蛀牙補完不再蛀牙醫拆解5大迷思教補救方法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
為何每天刷牙也蛀牙?成因是甚麼?
牙科醫生胡瀚鈞表示,蛀牙是一種常見的口腔問題。當牙齒表面的硬質組織(琺瑯質、象牙質)遭受酸性物質的侵蝕,便會破壞牙齒組織,形成蛀牙。
蛀牙常見成因
除了口腔衛生之外,還有許多因素決定蛀牙的風險,例如飲食習慣、牙齒質地、身體狀況、藥物等其他因素。
蛀牙原因|1. 飲食習慣
先由最基本蛀牙成因講起:口腔內有無數不同種類的細菌(無論多衛生的人都會有),只有部份細菌會導致蛀牙(Cariogenic Bacteria)。這些細菌每天都會在牙齒上「築巢」形成牙菌膜。
細菌「築巢」來作甚麼?一旦「築巢」完成,它們就在裡面「吃東西」,消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然後釋出一些酸 。這些酸會一點一點地侵蝕牙齒,造成蛀牙。可幸的是,口水能夠中和酸性,也能抗衡細菌過量增生。而刷牙或用牙線就能摧毀細菌的「巢」,讓它們沒有機會在那裡滋生。
但如果飲食次數過多,會令口腔常常接觸碳水化合物,牙齒上的細菌就能不斷「吃喝」,排出很多酸,口水的分泌也不足以抵抗。而且,高糖飲食令蛀牙細菌每天「飲飽食醉」,越來越強大,反之其他無害的細菌則越來越少,令口腔的微生態失衡(Dysbiosis),日後更易蛀牙。
蛀牙原因|2. 刷牙方法不對
「刷牙刷很長時間」不代表「刷得到位」。平時刷不到的地方會有大量牙菌膜,細菌長期在那裡製造酸性。例如牙與牙之間的位置(Interproximal Surfaces)、深的牙紋(Deep Pits and Fissures)、牙齒重疊不齊的地方。
除了刷牙,也須要每天用牙線或牙縫刷,以清潔牙齒的每個角落。每個人的牙齒排列都有不同,牙齒排列不齊的病人,清潔更加困難。胡醫生建議病人詢問牙醫,按個別的牙齒情況教授如何護理牙齒。
蛀牙是否一定會痛?不痛就不用看牙醫?
胡瀚鈞醫生指,有部分病人蛀牙沒有痛楚的徵狀(Asymptomatic),甚至牙齒壞死了,也不知道出事了。情況因人而異,有些只在喝凍飲、吃甜食時感到牙齒痠軟敏感,有些人則在蛀牙後期才開始有痛感 。他表示,自己的臼齒因為智慧齒阻生影響,也曾蛀過牙,未照X光前也沒發覺,有幸及時補救了。
故此,有些病人以為牙不痛, 就會拖延到牙肉流膿或面部腫脹,才去處理。這個時候感染已經擴大了,同時牙質也被嚴重破壞(Unrestorable),只能拔掉,錯過了補牙或杜牙根的機會。
蛀牙是否補牙後就一勞永逸?
胡醫生指,若忽略護理和飲食習慣,補完的牙也會再蛀(Recurrent Caries)的!細菌固然不能侵蝕補牙物料,但是它們可以在真牙與補牙的接合位再次形成蛀牙,所以不要補完牙就掉以輕心。
另外,蛀得太嚴重才補,補牙未必足以拯救牙齒。若牙神經已受太大的發炎影響,有機會在補牙後出現痛楚,這痛楚未必在補完即時出現,或者會是一段時間之後。如果這情況發生,或有機會須要杜牙根。杜了牙根的牙齒都會比較脆弱,因此需要盡快做牙套(Crown) 保護牙齒。
胡醫生提醒,若錯過了治療的機會,牙齒可能就需要拔掉了。所以一定要控制蛀牙風險。醫生見到蛀牙很多的病人,會先了解個別的蛀牙成因。必須從根源入手,否則補牙只是治標不治本!
零食不甜就不會引致蛀牙?
胡瀚鈞醫生強調,大部分零食,就算感覺不算甜也都含有碳水化合物,例如薯片、蝦條、麵包、即食麵等。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蛀牙風險,它們被細菌消化後,會釋出一些酸性,侵害牙齒。碳水化合物之中比較容易導致蛀牙(High Cariogenicity)的成分為蔗糖和葡萄糖 。
進食後刷牙,是否表示可以任意吃零食?
胡瀚鈞醫生指出,如果用餐次數過多,零食及有糖分飲料都計算在內,會令口腔常常接觸碳水化合物。這樣的飲食令蛀牙細菌日日「飲飽食醉」,越來越強大。
他提醒,零食或甜食對牙齒不好,但也不是完全不能吃。研究顯示,要控制蛀牙,限制甜食次數比起限制甜食分量更重要。所以,他自己吃甜品的話,會緊接在正餐後進食,不會等餐後1個小時後才又吃。每天「用餐+零食」一般會建議總數為3次,不多於4次。
5類人最容易蛀牙 高血壓糖尿病增風險
胡瀚鈞醫生指出,以下5類情況會增加蛀牙的風險:
蛀牙高風險人士
1. 一天多餐
例子:經常吃零食、常喝含有糖份/碳酸飲品、須要常常試味的廚師
原因:會增加細菌酸性侵蝕牙齒的時間,導致口腔的微生態失衡
補救方法:減少用餐次數(最好為3次)
2. 口水分泌不足
例子:接受化療、電療的人士(癌症)、長期病患者(高血壓、 糖尿病、抑鬱症)、修格連氏症候群(Sjogren Syndrome)患者
原因:口水本身有中和酸性和殺菌的作用,由於化療/電療/長期服用藥物/疾病本身會影響口水腺,令口水分泌不足,牙齒因此失去了保護
補救方法:進行氟素預防治療(Fluoride Preventive Treatment),並定期覆診。
3. 口腔清潔不足
例子:只用牙刷、不用牙線清潔牙齒的人士
原因:牙刷只能清潔牙齒的頰側(外側)、舌側(內側)和咀嚼面,卻不能刷牙縫的污垢,以致這些地方容易滋生細菌,引致蛀牙。
補救方法:向牙醫了解如何清潔,並勤加清潔
4. 容易積聚牙菌膜(Plaque Retentive Factors)
例子:戴假牙、箍牙的人士
原因:無論透明箍還是鋼箍,都容易藏污垢和細菌。
補救方法:勤加清潔、定期覆診、避免使用自助箍牙服務
5. 幼童
例子:部份小朋友常常哭,家長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 就讓他們長期含奶嘴進睡
原因:牙齒長期浸在奶中,細菌更多機會侵蝕牙齒(nursing bottle caries)。小朋友對蛀牙未必有充足的警覺性,牙痛時又不懂表逹不適。
補救方法:家長幫忙刷牙和留意口腔情況,孩子出牙之後避免含奶進睡,定期檢查
(本文摘自星島頭條)
文章來源:https://www.stheadline.com/health-edu/3327671/每天刷牙也蛀牙吃太田才蛀牙補完不再蛀牙醫拆解5大迷思教補救方法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