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人牙周病風險飆高!對抗口腔問題關鍵在牙齦
(早安健康企劃)
大多數的人不了解什麼是牙周病,對於偶爾刷牙流血,都誤以為是刷牙過於用力或火氣大造成,事實上,健康的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如果刷牙流血,可能就是牙周病的徵兆!隨著牙周病惡化,還會出現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甚至是牙齒動搖等情形,造成更嚴重的口腔問題。
牙齦有問題是牙周病徵兆 非口腔老化的正常現象
早安健康日前針對台灣民眾口腔健康及清潔習慣做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原來口腔健康與我們想的都不一樣!近四成的網友誤以為牙齦流血是因為刷牙太用力造成;並有超過六成的網友誤認為牙周或牙齦問題是口腔老化的正常現象。事實上,牙齦流血或牙齦問題都是牙周疾病徵兆之一,且發生率有年輕化的趨勢。
4大族群是牙周疾病高風險族群 不可輕忽
‧熬夜族
由此次問卷中發現, 65%熬夜族每天只刷一次牙、47%熬夜族有牙齦充血、流血的困擾。
壓力大、睡眠又不足的熬夜族,事實上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口腔細菌在免疫力下降時更容易趁虛而入,加上因為忙碌或疲累沒做好口腔保健,牙菌斑容易堆疊在牙齒表面、齒縫間,造成牙齦發炎,提醒熬夜族群應確實做好潔牙工作。
‧孕媽咪
問卷調查顯示,50%的孕媽咪有牙齦流血的問題,卻有高達7成的孕媽咪不知道牙周問題會增加早產機率。
根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研究指出,牙周病孕婦生下早產且體重過輕嬰兒的機會是一般孕婦的7倍。另外,因為懷孕時期荷爾蒙分泌改變,口腔容易因牙菌膜分泌毒素刺激,而產生敏感反應。若孕媽咪沒有徹底清潔口腔,就會導致所謂的「妊娠性牙齦炎」。
‧糖尿病患者
問卷顯示,高達六成的糖友容易感到口腔乾燥,且普遍有牙齦問題的困擾。原因在於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多餘的糖份是細菌最好的培養皿,而且糖友對抗細菌的能力較差,也會促進牙菌斑的繁殖,再者,有些糖尿病用藥容易導致口腔乾燥,更容易造成口腔細菌滋生,因此糖友們患有牙齦疾病機率更是高出一般人2倍以上!
‧吸菸族
問卷調查顯示:91%吸菸族自覺有牙齒泛黃的問題,40%有口臭及牙漬的困擾。台灣牙周病學會就曾警示,吸菸對牙周的破壞速度比非吸菸者多達8倍,若沒有配合正確的刷牙習慣並定期接受牙醫檢查,因而造成齒槽骨周圍組織遭到牙菌斑破壞,將對口腔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對抗牙周疾病 保護牙齦是關鍵
通常我們在吃完東西5-10分鐘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12-15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所以沒有適當地刷牙清潔,除了牙齦發炎流血外,還可能導致口氣不佳、牙齒動搖,甚至有掉牙可能。以下四點護牙小技巧,供您參考:
1. 刷牙只刷「牙齒」不夠,還需清潔牙齦溝
在牙齦與牙齒交接的地方有一道約為 0.1一0.2公分溝槽,稱為「牙齦溝」。細菌、食物殘渣容易卡在裡面,造成牙齦發炎。所以刷牙時請盡量刷到「牙齒與牙肉之間的縫隙」。
2.善用牙線與牙間刷清潔
除了使用牙刷刷牙外,牙齒和牙齒間的鄰接面及牙縫部位,可以善用牙線或牙間刷徹底清潔乾淨。
3.選對專業牙膏 事半功倍
市面上有不少『牙齦護理』為訴求的牙齦護理牙膏,可挑選有「國際牙周病醫學會」認證的牙齦護理牙膏。選對牙膏不但能有效減少牙齦流血發生率,強化牙齦健康,使用起來也會更加安心。
4. 每半年洗牙與牙科檢查
注意牙周問題危險訊號,如發現有牙齦流血、口腔異味、牙齦萎縮等問題時應即早就醫處理,並且養成每半年定期拜訪牙醫,清潔牙菌斑及牙結石的良好習慣。
(本文摘自早安健康)
大多數的人不了解什麼是牙周病,對於偶爾刷牙流血,都誤以為是刷牙過於用力或火氣大造成,事實上,健康的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如果刷牙流血,可能就是牙周病的徵兆!隨著牙周病惡化,還會出現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甚至是牙齒動搖等情形,造成更嚴重的口腔問題。
牙齦有問題是牙周病徵兆 非口腔老化的正常現象
早安健康日前針對台灣民眾口腔健康及清潔習慣做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原來口腔健康與我們想的都不一樣!近四成的網友誤以為牙齦流血是因為刷牙太用力造成;並有超過六成的網友誤認為牙周或牙齦問題是口腔老化的正常現象。事實上,牙齦流血或牙齦問題都是牙周疾病徵兆之一,且發生率有年輕化的趨勢。
4大族群是牙周疾病高風險族群 不可輕忽
‧熬夜族
由此次問卷中發現, 65%熬夜族每天只刷一次牙、47%熬夜族有牙齦充血、流血的困擾。
壓力大、睡眠又不足的熬夜族,事實上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口腔細菌在免疫力下降時更容易趁虛而入,加上因為忙碌或疲累沒做好口腔保健,牙菌斑容易堆疊在牙齒表面、齒縫間,造成牙齦發炎,提醒熬夜族群應確實做好潔牙工作。
‧孕媽咪
問卷調查顯示,50%的孕媽咪有牙齦流血的問題,卻有高達7成的孕媽咪不知道牙周問題會增加早產機率。
根據美國牙周病醫學會研究指出,牙周病孕婦生下早產且體重過輕嬰兒的機會是一般孕婦的7倍。另外,因為懷孕時期荷爾蒙分泌改變,口腔容易因牙菌膜分泌毒素刺激,而產生敏感反應。若孕媽咪沒有徹底清潔口腔,就會導致所謂的「妊娠性牙齦炎」。
‧糖尿病患者
問卷顯示,高達六成的糖友容易感到口腔乾燥,且普遍有牙齦問題的困擾。原因在於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多餘的糖份是細菌最好的培養皿,而且糖友對抗細菌的能力較差,也會促進牙菌斑的繁殖,再者,有些糖尿病用藥容易導致口腔乾燥,更容易造成口腔細菌滋生,因此糖友們患有牙齦疾病機率更是高出一般人2倍以上!
‧吸菸族
問卷調查顯示:91%吸菸族自覺有牙齒泛黃的問題,40%有口臭及牙漬的困擾。台灣牙周病學會就曾警示,吸菸對牙周的破壞速度比非吸菸者多達8倍,若沒有配合正確的刷牙習慣並定期接受牙醫檢查,因而造成齒槽骨周圍組織遭到牙菌斑破壞,將對口腔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對抗牙周疾病 保護牙齦是關鍵
通常我們在吃完東西5-10分鐘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12-15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所以沒有適當地刷牙清潔,除了牙齦發炎流血外,還可能導致口氣不佳、牙齒動搖,甚至有掉牙可能。以下四點護牙小技巧,供您參考:
1. 刷牙只刷「牙齒」不夠,還需清潔牙齦溝
在牙齦與牙齒交接的地方有一道約為 0.1一0.2公分溝槽,稱為「牙齦溝」。細菌、食物殘渣容易卡在裡面,造成牙齦發炎。所以刷牙時請盡量刷到「牙齒與牙肉之間的縫隙」。
2.善用牙線與牙間刷清潔
除了使用牙刷刷牙外,牙齒和牙齒間的鄰接面及牙縫部位,可以善用牙線或牙間刷徹底清潔乾淨。
3.選對專業牙膏 事半功倍
市面上有不少『牙齦護理』為訴求的牙齦護理牙膏,可挑選有「國際牙周病醫學會」認證的牙齦護理牙膏。選對牙膏不但能有效減少牙齦流血發生率,強化牙齦健康,使用起來也會更加安心。
4. 每半年洗牙與牙科檢查
注意牙周問題危險訊號,如發現有牙齦流血、口腔異味、牙齦萎縮等問題時應即早就醫處理,並且養成每半年定期拜訪牙醫,清潔牙菌斑及牙結石的良好習慣。
(本文摘自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