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牙齒護理4守則
(文章取自:媽媽寶寶)
懷孕以後,相信許多孕媽咪都會發現,牙齦紅腫的情形日趨明顯,刷牙時也比孕前更容易流血,嚴重一點的媽咪,甚至會發生掉牙的現象,究竟是孕婦的抵抗力較弱,還是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專業醫師除了告訴您原因,也要教導孕媽咪平時該如何正確預防,讓您在懷孕期間依然能保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之所以會發生牙齦紅腫現象,或是罹患牙周病及牙齦炎等疾病,並非抵抗力降低所造成,絕大因素是由於體內荷爾蒙發生變化所導致,加上為了帶給胎兒足夠營養,孕期攝取的食物種類也較為繁多,若不勤於潔牙,便很容易發生前述症狀。
為何孕媽咪的牙齒特別容易流血?
臺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李佳燕表示,有研究顯示,懷孕之後,孕媽咪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會發生變化,這些荷爾蒙正好能為口腔內的細菌提供養分,導致細菌繁殖旺盛,才使得孕媽咪的牙齦容易發炎及出血,甚至造成牙結石及牙周病等病變。
此外,也有一說是因為懷孕期間,孕婦較易感到飢餓,且為了給予胎兒豐富養分,孕媽咪通常都會吃得比孕前更豐盛,一旦進食次數及攝取的食物變多,食物殘渣殘留在齒縫間的機率也會隨著提高,如果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便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積,時間久了,可能會演變為牙結石,導致牙齦充血,讓不少孕媽咪在日常刷牙或進食的時候,感到特別敏感、疼痛。
孕期隨時會發生牙齦出血
懷孕期間一旦怠慢牙齒清潔,牙齦出血等口腔疾病隨時都會找上孕媽咪,不過,到了懷孕後期,母體的荷爾蒙分泌也會越來越旺盛,若在之前已有牙齦腫脹的問題,孕媽咪可能在此階段會感到更劇烈的疼痛。李佳燕醫師在此也特別分享個人經驗,她表示,在自己懷孕初期時,牙齒並無特別不適,但到了孕期第二階段,開始產生牙齦充血、腫脹等情形,這些都是暫時性的現象,且有許多孕媽咪都會經歷類似問題,所以不需感到太緊張,以為自己是否得到嚴重的口腔疾病,但平時飯後清潔及刷牙方式一定要做到確實、加倍照護,才能減少這些情況發生,保有一口美麗的健康牙齒。
罹患牙周病會提升流產及早產機率?
曾有專家表示,罹患牙周病的媽咪,會有較高機會造成胎兒體重過輕或流產的情形發生,原因可能是牙菌斑的牙周致病菌所釋放的發炎物質,會隨著血液循環流至胎盤,影響胎兒的健康,甚至促進子宮收縮,但其實此說法目前仍僅供參考。李佳燕醫師表示,在健康環境較差的國家,例如拉丁美洲,以往也有研究報告指出,罹患牙周病的孕婦,流產和早產的機率,比一般健康的孕婦還要更高;不過,近幾年在健康環境條件較好的歐美國家,也有學者發現,罹患牙周病的孕婦,流產率並沒有比健康的孕婦來的高,綜合許多面向進行推測,得出的結論為:可能是由於歐美國家的衛生習慣較為良好,所以當地人才比較不會發生「罹患牙周病,就會提高流產及早產機率」的情況,這也反應了只要孕媽咪在懷孕期間用心照顧牙齒,養成時常清潔的習慣,對健康的確有非常大的正面影響。
牙周病不見得是荷爾蒙所導致
有些媽咪在懷孕期間,發現牙齒有脫鈣、鬆脫等情形,就醫之後才得知罹患牙周病,不禁疑惑自己是否因為懷孕才會罹患此口腔疾病?李佳燕醫師表示,牙周病為慢性疾病,通常在孕程發現罹患牙周病的媽咪,其實在懷孕之前,可能或多或少已有致病因子,且不斷成形,但因為懷孕過程會分泌旺盛的女性荷爾蒙,所以才會加速病情惡化。不過,罹患牙周病的媽咪在懷孕過程中,仍可安心接受治療,不需太過擔心,以免造成病情繼續惡化,對健康及美觀都有負面影響。
懷孕期間如何接受治療?
如果孕媽咪罹患蛀牙或牙周病,在懷孕期間是可以接受治療的,不過醫師通常會建議治療的黃金時期為懷孕中期,因為懷孕初期有些孕媽咪會有孕吐症狀,在治療途中可能會因為口腔中有異物,引起嘔吐反應;懷孕後期治療則是擔心孕媽咪緊張,會造成子宮收縮反應,所以才會有此建議。
常見的治療項目為洗牙、注射麻藥或抽取神經,因麻藥注射的部位僅為局部牙齦,只會在牙齦發生作用,不會流向身體其他部位,所以孕媽咪不必擔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若病情較為嚴重者,可能會需要抽取牙肉神經,在抽取神經之前,通常會碰到必須照射X光的情況。雖然孕媽咪應避免照射X光,但如果牙痛症狀已嚴重影響到日常作息,為了母體健康著想,醫師也會建議孕媽咪儘快進行治療,同時會採取較為安全的檢查方式,降低孕媽咪的憂慮。
牙齒護理守則
為了避免懷孕期間所分泌的荷爾蒙,對牙齦及牙齒造成病變,孕媽咪必須比懷孕之前更特別留意口腔衛生,以下為專業醫師建議的日常護理方式:
守則1:定期洗牙
不管是男性或女性,每3至6個月就應定期至牙醫診所洗牙,女性懷孕後,甚至可縮短洗牙頻率,除去牙齒表面的牙結石,便可舒緩牙齦紅腫等症狀。不過,李佳燕醫師提醒,輕微的牙結石雖然可以靠洗牙或刷牙恢復正常,但若演變為牙周病,就會造成齒槽骨流失、牙齒鬆動,此時連洗牙也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必須做進一步牙周治療,且定期回診才能控制病情,所以平時的居家照護一定要嚴格把關,才不會讓小小問題,演變為大大疾病。
守則2:孕吐後應馬上漱口
若孕媽咪在懷孕初期有孕吐困擾,時常會使口腔充滿酸性物質,進而侵蝕牙齒的琺瑯質,導致牙齒變得較為敏感,所以建議有孕吐症狀的孕媽咪,在嘔吐後要用開水漱口,除了能夠減緩口腔的異味,也可維持酸鹼平衡。李佳燕醫師特別叮嚀,愛吃甜食的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必須適量食用,因為甜食也屬於酸性食物,容易提高口腔的酸性物質比例,提升蛀牙機率。
守則3:勤用牙刷及牙線
李佳燕醫師表示,造成牙周病的主因,主要是因個人口腔清潔習慣所導致,所以三餐飯後和睡覺之前,都應進行潔牙工作,建議孕媽咪選擇軟毛牙刷,刷牙時力道適中即可,以免刺激牙齦;孕吐之後也不要立刻刷牙,避免造成反胃情形。
此外,牙線也是常用的清潔工具,可深入齒縫刮除食物殘渣,也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建議取30~40公分左右的牙線,於兩手中指的第二節關節處纏繞約2~3圈,再以雙手的大拇指及食指輪流抵住牙線,將牙線放入每個齒縫中來回仔細摩擦,便可刮除異物。
守則4:嚼木糖醇口香糖
如果出門在外用餐完畢,又忘了隨身攜帶潔牙工具,該怎麼辦?其實孕媽咪可以嚼一些含有木糖醇成分的口香糖,刺激唾液腺分泌,減緩口腔細菌繁殖生長,回到家中之後,再使用牙刷或牙線進行潔牙,達到清潔效果。
「懷孕就會掉牙」的說法是否為真?
相信不少孕媽咪都曾聽過「生一個孩子,就會掉一顆牙」的說法,不過李佳燕醫師強調,由於以往的傳統社會,較不強調必須定期檢查牙齒的觀念,所以才會導致部分媽咪懷孕後發生掉牙情形,但現在因廣泛宣導保健概念,洗牙情形也較以往來的普遍,所以此現象也有減緩的趨勢,只要孕媽咪勤於潔牙,也不必過於擔心自己會發生掉牙問題。
文章來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63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
懷孕以後,相信許多孕媽咪都會發現,牙齦紅腫的情形日趨明顯,刷牙時也比孕前更容易流血,嚴重一點的媽咪,甚至會發生掉牙的現象,究竟是孕婦的抵抗力較弱,還是體內的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專業醫師除了告訴您原因,也要教導孕媽咪平時該如何正確預防,讓您在懷孕期間依然能保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之所以會發生牙齦紅腫現象,或是罹患牙周病及牙齦炎等疾病,並非抵抗力降低所造成,絕大因素是由於體內荷爾蒙發生變化所導致,加上為了帶給胎兒足夠營養,孕期攝取的食物種類也較為繁多,若不勤於潔牙,便很容易發生前述症狀。
為何孕媽咪的牙齒特別容易流血?
臺安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李佳燕表示,有研究顯示,懷孕之後,孕媽咪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會發生變化,這些荷爾蒙正好能為口腔內的細菌提供養分,導致細菌繁殖旺盛,才使得孕媽咪的牙齦容易發炎及出血,甚至造成牙結石及牙周病等病變。
此外,也有一說是因為懷孕期間,孕婦較易感到飢餓,且為了給予胎兒豐富養分,孕媽咪通常都會吃得比孕前更豐盛,一旦進食次數及攝取的食物變多,食物殘渣殘留在齒縫間的機率也會隨著提高,如果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便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積,時間久了,可能會演變為牙結石,導致牙齦充血,讓不少孕媽咪在日常刷牙或進食的時候,感到特別敏感、疼痛。
孕期隨時會發生牙齦出血
懷孕期間一旦怠慢牙齒清潔,牙齦出血等口腔疾病隨時都會找上孕媽咪,不過,到了懷孕後期,母體的荷爾蒙分泌也會越來越旺盛,若在之前已有牙齦腫脹的問題,孕媽咪可能在此階段會感到更劇烈的疼痛。李佳燕醫師在此也特別分享個人經驗,她表示,在自己懷孕初期時,牙齒並無特別不適,但到了孕期第二階段,開始產生牙齦充血、腫脹等情形,這些都是暫時性的現象,且有許多孕媽咪都會經歷類似問題,所以不需感到太緊張,以為自己是否得到嚴重的口腔疾病,但平時飯後清潔及刷牙方式一定要做到確實、加倍照護,才能減少這些情況發生,保有一口美麗的健康牙齒。
罹患牙周病會提升流產及早產機率?
曾有專家表示,罹患牙周病的媽咪,會有較高機會造成胎兒體重過輕或流產的情形發生,原因可能是牙菌斑的牙周致病菌所釋放的發炎物質,會隨著血液循環流至胎盤,影響胎兒的健康,甚至促進子宮收縮,但其實此說法目前仍僅供參考。李佳燕醫師表示,在健康環境較差的國家,例如拉丁美洲,以往也有研究報告指出,罹患牙周病的孕婦,流產和早產的機率,比一般健康的孕婦還要更高;不過,近幾年在健康環境條件較好的歐美國家,也有學者發現,罹患牙周病的孕婦,流產率並沒有比健康的孕婦來的高,綜合許多面向進行推測,得出的結論為:可能是由於歐美國家的衛生習慣較為良好,所以當地人才比較不會發生「罹患牙周病,就會提高流產及早產機率」的情況,這也反應了只要孕媽咪在懷孕期間用心照顧牙齒,養成時常清潔的習慣,對健康的確有非常大的正面影響。
牙周病不見得是荷爾蒙所導致
有些媽咪在懷孕期間,發現牙齒有脫鈣、鬆脫等情形,就醫之後才得知罹患牙周病,不禁疑惑自己是否因為懷孕才會罹患此口腔疾病?李佳燕醫師表示,牙周病為慢性疾病,通常在孕程發現罹患牙周病的媽咪,其實在懷孕之前,可能或多或少已有致病因子,且不斷成形,但因為懷孕過程會分泌旺盛的女性荷爾蒙,所以才會加速病情惡化。不過,罹患牙周病的媽咪在懷孕過程中,仍可安心接受治療,不需太過擔心,以免造成病情繼續惡化,對健康及美觀都有負面影響。
懷孕期間如何接受治療?
如果孕媽咪罹患蛀牙或牙周病,在懷孕期間是可以接受治療的,不過醫師通常會建議治療的黃金時期為懷孕中期,因為懷孕初期有些孕媽咪會有孕吐症狀,在治療途中可能會因為口腔中有異物,引起嘔吐反應;懷孕後期治療則是擔心孕媽咪緊張,會造成子宮收縮反應,所以才會有此建議。
常見的治療項目為洗牙、注射麻藥或抽取神經,因麻藥注射的部位僅為局部牙齦,只會在牙齦發生作用,不會流向身體其他部位,所以孕媽咪不必擔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若病情較為嚴重者,可能會需要抽取牙肉神經,在抽取神經之前,通常會碰到必須照射X光的情況。雖然孕媽咪應避免照射X光,但如果牙痛症狀已嚴重影響到日常作息,為了母體健康著想,醫師也會建議孕媽咪儘快進行治療,同時會採取較為安全的檢查方式,降低孕媽咪的憂慮。
牙齒護理守則
為了避免懷孕期間所分泌的荷爾蒙,對牙齦及牙齒造成病變,孕媽咪必須比懷孕之前更特別留意口腔衛生,以下為專業醫師建議的日常護理方式:
守則1:定期洗牙
不管是男性或女性,每3至6個月就應定期至牙醫診所洗牙,女性懷孕後,甚至可縮短洗牙頻率,除去牙齒表面的牙結石,便可舒緩牙齦紅腫等症狀。不過,李佳燕醫師提醒,輕微的牙結石雖然可以靠洗牙或刷牙恢復正常,但若演變為牙周病,就會造成齒槽骨流失、牙齒鬆動,此時連洗牙也無法達到治療效果,必須做進一步牙周治療,且定期回診才能控制病情,所以平時的居家照護一定要嚴格把關,才不會讓小小問題,演變為大大疾病。
守則2:孕吐後應馬上漱口
若孕媽咪在懷孕初期有孕吐困擾,時常會使口腔充滿酸性物質,進而侵蝕牙齒的琺瑯質,導致牙齒變得較為敏感,所以建議有孕吐症狀的孕媽咪,在嘔吐後要用開水漱口,除了能夠減緩口腔的異味,也可維持酸鹼平衡。李佳燕醫師特別叮嚀,愛吃甜食的孕媽咪,在懷孕期間必須適量食用,因為甜食也屬於酸性食物,容易提高口腔的酸性物質比例,提升蛀牙機率。
守則3:勤用牙刷及牙線
李佳燕醫師表示,造成牙周病的主因,主要是因個人口腔清潔習慣所導致,所以三餐飯後和睡覺之前,都應進行潔牙工作,建議孕媽咪選擇軟毛牙刷,刷牙時力道適中即可,以免刺激牙齦;孕吐之後也不要立刻刷牙,避免造成反胃情形。
此外,牙線也是常用的清潔工具,可深入齒縫刮除食物殘渣,也可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建議取30~40公分左右的牙線,於兩手中指的第二節關節處纏繞約2~3圈,再以雙手的大拇指及食指輪流抵住牙線,將牙線放入每個齒縫中來回仔細摩擦,便可刮除異物。
守則4:嚼木糖醇口香糖
如果出門在外用餐完畢,又忘了隨身攜帶潔牙工具,該怎麼辦?其實孕媽咪可以嚼一些含有木糖醇成分的口香糖,刺激唾液腺分泌,減緩口腔細菌繁殖生長,回到家中之後,再使用牙刷或牙線進行潔牙,達到清潔效果。
「懷孕就會掉牙」的說法是否為真?
相信不少孕媽咪都曾聽過「生一個孩子,就會掉一顆牙」的說法,不過李佳燕醫師強調,由於以往的傳統社會,較不強調必須定期檢查牙齒的觀念,所以才會導致部分媽咪懷孕後發生掉牙情形,但現在因廣泛宣導保健概念,洗牙情形也較以往來的普遍,所以此現象也有減緩的趨勢,只要孕媽咪勤於潔牙,也不必過於擔心自己會發生掉牙問題。
文章來源: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63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