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假牙門齒能夠咬斷仙貝餅嗎?
(文章取自:康健)
假牙製作要能恢復「用前牙咬斷食物的快樂生活」,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進食的喜悅都不應該被剝奪。日本的醫師、口腔衛生師和牙科技工師已進入整合治療新階段。
影片內,一個個阿公、阿嬤,有日本人也有台灣人,坐上牙科診療椅試咬仙貝、蘋果、脆餅、芭樂,然後開心地跟醫護人員說「哇,好幾年來第一次吃到。」老人們笑開懷。
台日「河原英雄之友會」在參與日本顎咬合學會前會長河原英雄的全口假牙學習會課後一年心得報告,最近在台北舉行,幾十個台灣與日本的牙醫師、牙科技工師齊聚發表改善假牙製作後如何改變了病人的人生。
來自福崗縣篠栗病院的鈴木宏樹醫師甚而發送現場每人一份日本的仙貝餅,看你的門牙能否咬斷,引起哄堂大笑。
河原英雄是日本的牙開業醫,與增田純一、河津寬、夏見良宏、上濱正、清水義之、渡邊隆史等日本顎咬合學會的醫師們致方推動「健口長壽」的目標,維護從嬰兒到銀髮族各世代的健康;高齡者尤受關注,除為降低醫療支出負擔,也主張「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進食的喜悅都不應該被剝奪」,尤其使用筷子的民族,全口假牙製作要能恢復「用前牙咬斷食物的快樂生活」。
日本顎咬合學會目前是日本人數最多的臨床醫學會,以他們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和愛心,集結《噛み合わせが人生を変える》一書,涉及健康品質、人性尊嚴、社會人力資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大幅節省了健康保險預算,在日本造成巨大迴響,日本政府將之提升到國家競爭力的指標和國家安全層級來落實。這個觀念和標準作業流程也漸次推廣至歐美與台灣,甚而授權中華民國顎咬合學會翻譯成中文版《○歲到一○○歲都需要的咀嚼力》流通。
牙齒不再只是咬合、咀嚼的工具,也跟內臟器官健康有關,愈來愈多案例發現牙周病可能引起心臟病、肺炎免疫系統失調,咬合不正也和耳鳴有關,假牙是重要的人工臟器,無法咀嚼的假牙會造成健康快速退化,失智的問題也會急速惡化。
光是決定挾取食物以口唇進食,運用下顎運動讓牙齒舌頭和口腔肌群的協調來咀嚼,以及吞嚥的動作都會刺激腦部血循與反射,同時鍛鍊顎顏面神經和感知、顳顎關節,以及顎顏面頭頸部肌肉,同時有預防與復健的效益。
日本進入醫科牙科協同整合治療時代,救回牙齒咀嚼力
日本顎咬合學會自二○一二年起,除現行的牙醫師認證制度之外,另外創立了口腔衛生師和牙科技工師的學會認證專科醫師制度,讓各方的研修制度開始運作落實口腔衛生、清除喉咽氣管上部濃痰和菌塊,整治假牙,重建口腔肌肉的機能以及咀嚼訓練,加上復健師的努力,超過六五%的病患包括慢性病、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插管的臥床患者後來都能坐起來,拔除鼻胃管、氧氣管、胃造瘻自行進食、刷牙,走著離開醫院診所並參與社交,回歸原生家庭。記憶力、平衡感、走路也漸次恢復,呼吸吞嚥和言語也大幅改善。
48歲患有腦血管障礙的男性,剛入院時被認定今後應無法獨立生活,但在不斷進行復健和「咬」的訓練之後,變得愈來愈有精神。患者正值壯年是提早康復的主因之一,但「咬」的復健使他的康復效果比只做一般復健更好。
住在福岡縣老人照護機構的102歲阿嬤長達三年無法用口腔進食,只能仰賴鼻胃管灌食。然而,因為她表現出想用嘴巴進食的欲望,機構就開始朝口腔進食的方向準備。醫師、牙醫師、護理師、口腔衛生師、管理營養師和職能治療師一起花了一年的時間,一邊進行口腔照護,一邊讓病患逐漸用普通的方式進食,患者進步到能一日三次用口進食,且能和職員對話。
河原等人指出,全口假牙(義齒)是病人的機能回復與否的代表性治療,也是病人了解醫生到底技術好不好的簡單標準,從取模到咬合器裝載到假牙完成的咬合調整都應注意。牙醫應磨練出製作可以咀嚼的假牙的能力,並且使用假牙、進食方式、講話時口唇的動作方式都有責任。
日本已開始進入「醫科與牙科協同整合治療」的時代,牙醫師的角色不僅在口腔照護,也回應患者回復口腔機能的需求。
他們更提醒中壯年人在還有體力時,應勵行口腔照護、修復口腔所喪失的機能,例如徹底治癒牙周病以避免老病不堪。
文章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1381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
假牙製作要能恢復「用前牙咬斷食物的快樂生活」,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進食的喜悅都不應該被剝奪。日本的醫師、口腔衛生師和牙科技工師已進入整合治療新階段。
影片內,一個個阿公、阿嬤,有日本人也有台灣人,坐上牙科診療椅試咬仙貝、蘋果、脆餅、芭樂,然後開心地跟醫護人員說「哇,好幾年來第一次吃到。」老人們笑開懷。
台日「河原英雄之友會」在參與日本顎咬合學會前會長河原英雄的全口假牙學習會課後一年心得報告,最近在台北舉行,幾十個台灣與日本的牙醫師、牙科技工師齊聚發表改善假牙製作後如何改變了病人的人生。
來自福崗縣篠栗病院的鈴木宏樹醫師甚而發送現場每人一份日本的仙貝餅,看你的門牙能否咬斷,引起哄堂大笑。
河原英雄是日本的牙開業醫,與增田純一、河津寬、夏見良宏、上濱正、清水義之、渡邊隆史等日本顎咬合學會的醫師們致方推動「健口長壽」的目標,維護從嬰兒到銀髮族各世代的健康;高齡者尤受關注,除為降低醫療支出負擔,也主張「直到人生最後一刻,進食的喜悅都不應該被剝奪」,尤其使用筷子的民族,全口假牙製作要能恢復「用前牙咬斷食物的快樂生活」。
日本顎咬合學會目前是日本人數最多的臨床醫學會,以他們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和愛心,集結《噛み合わせが人生を変える》一書,涉及健康品質、人性尊嚴、社會人力資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大幅節省了健康保險預算,在日本造成巨大迴響,日本政府將之提升到國家競爭力的指標和國家安全層級來落實。這個觀念和標準作業流程也漸次推廣至歐美與台灣,甚而授權中華民國顎咬合學會翻譯成中文版《○歲到一○○歲都需要的咀嚼力》流通。
牙齒不再只是咬合、咀嚼的工具,也跟內臟器官健康有關,愈來愈多案例發現牙周病可能引起心臟病、肺炎免疫系統失調,咬合不正也和耳鳴有關,假牙是重要的人工臟器,無法咀嚼的假牙會造成健康快速退化,失智的問題也會急速惡化。
光是決定挾取食物以口唇進食,運用下顎運動讓牙齒舌頭和口腔肌群的協調來咀嚼,以及吞嚥的動作都會刺激腦部血循與反射,同時鍛鍊顎顏面神經和感知、顳顎關節,以及顎顏面頭頸部肌肉,同時有預防與復健的效益。
日本進入醫科牙科協同整合治療時代,救回牙齒咀嚼力
日本顎咬合學會自二○一二年起,除現行的牙醫師認證制度之外,另外創立了口腔衛生師和牙科技工師的學會認證專科醫師制度,讓各方的研修制度開始運作落實口腔衛生、清除喉咽氣管上部濃痰和菌塊,整治假牙,重建口腔肌肉的機能以及咀嚼訓練,加上復健師的努力,超過六五%的病患包括慢性病、中風、失智、巴金森氏症、插管的臥床患者後來都能坐起來,拔除鼻胃管、氧氣管、胃造瘻自行進食、刷牙,走著離開醫院診所並參與社交,回歸原生家庭。記憶力、平衡感、走路也漸次恢復,呼吸吞嚥和言語也大幅改善。
48歲患有腦血管障礙的男性,剛入院時被認定今後應無法獨立生活,但在不斷進行復健和「咬」的訓練之後,變得愈來愈有精神。患者正值壯年是提早康復的主因之一,但「咬」的復健使他的康復效果比只做一般復健更好。
住在福岡縣老人照護機構的102歲阿嬤長達三年無法用口腔進食,只能仰賴鼻胃管灌食。然而,因為她表現出想用嘴巴進食的欲望,機構就開始朝口腔進食的方向準備。醫師、牙醫師、護理師、口腔衛生師、管理營養師和職能治療師一起花了一年的時間,一邊進行口腔照護,一邊讓病患逐漸用普通的方式進食,患者進步到能一日三次用口進食,且能和職員對話。
河原等人指出,全口假牙(義齒)是病人的機能回復與否的代表性治療,也是病人了解醫生到底技術好不好的簡單標準,從取模到咬合器裝載到假牙完成的咬合調整都應注意。牙醫應磨練出製作可以咀嚼的假牙的能力,並且使用假牙、進食方式、講話時口唇的動作方式都有責任。
日本已開始進入「醫科與牙科協同整合治療」的時代,牙醫師的角色不僅在口腔照護,也回應患者回復口腔機能的需求。
他們更提醒中壯年人在還有體力時,應勵行口腔照護、修復口腔所喪失的機能,例如徹底治癒牙周病以避免老病不堪。
文章來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1381
如有錯誤或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其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