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吃檳榔 小心口腔硬化口難(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紅唇族嚼食檳榔,在雙唇一開一合之間,小心已經逐漸成癮,讓自己成為口腔癌的高危險群。衛生福利部和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口腔癌位居台灣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第4名,每年更有7千名新個案產生,成為嚴重威脅健康的疾病。事實上,口腔癌是逐漸病變而來,而嚼食檳榔者得到癌前病變的機會比一般人更高;對此,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應該要儘早戒食檳榔,並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方能遠離癌前病變及...
- 2019.09.29
-
喝檸檬水傷牙!牙醫:等1小時也未必能讓牙齒恢復【元氣網/綜合報導】很多注重健康的人喜歡一早喝一杯檸檬溫水,認為可幫助腸胃蠕動、刺激消化酶以及促進脂肪燃燒。健康雜誌《Oxygen》指出,檸檬水卻有一個致命缺點「傷牙」,如腐蝕琺瑯質、讓牙齒變黃、增加牙齒敏感度等等。專家提出5個方法,幫你在喝檸檬水時能降低對牙齒的傷害。1,稀釋,別泡太濃。2,用吸管喝,讓檸檬水不經過牙。3,喝完後用清水漱口,或吃無糖口香糖。4,喝完等一小時再刷牙。5,用軟毛牙刷...
- 2019.09.29
-
牙醫建議牙刷毛要軟 用力猛刷有風險很多人刷牙都會超用力,甚至有人認為刷到流血最好,但是這種刷牙方式真的對嗎?正確的刷牙,還有牙刷、牙膏該怎麼選擇?香港牙醫馮建裕建議:「用力猛刷會造成牙齦磨損,刷毛也要挑軟的比較好。」擁有健康的牙齒其實不容易,除了沒有蛀牙,牙齦也要呈粉紅色,而且沒有流血、紅腫、牙結石。很多人刷牙刷到流血,其實是不好的,這樣也無法清除牙結石;至於整個刷牙的過程,應該要達2分鐘左右比較好。牙刷的選擇,基本上以刷頭小和...
- 2019.09.29
-
智齒為什麼叫智齒?長了就該拔嗎?所謂智齒,其實學名是第三大臼齒,一般人都是在16至18歲間才長出來,而此時人類的心智已經趨於成熟,因此習慣被稱為「智齒」。智齒是從大門牙開始往內算起的第8顆牙齒,包括左右兩邊的上顎、下顎一共4顆。不過,雖然智齒多在成年後才長,但每個人會因發育狀況不同而略有時間差異,有些人不見得每顆都會長、或者有些人終身不會長、甚至有人的智齒雖然有長、但是埋在牙齦內而成為「埋伏齒」。生長在後端的牙齒最主要功能是參...
- 2019.09.29
-
「普通vs.電動牙刷」哪個好?藥師神解析...X個月就要換掉【ETtoday健康雲/藥師甘誼文報導】「刷牙」是每天的開始和結束必須做的事之一,牙齒的清潔大大影響了口腔的衛生。而每天使用的牙刷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琳琅滿目的商品中,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呢?選購牙刷時有哪些要列入考慮的要素?在市售的潔牙產品中,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最標準或是最理想的牙刷,由於每個人的口腔健康、技巧、喜好等都不盡相同。因此,選擇潔牙器具最重要的是符合個人需求及刷牙方...
- 2019.09.29
-
電動牙刷省時又刷的比較乾淨?牙醫師告訴你:「這2件事」沒做好,清潔效果反而打折扣【良醫健康網/張添皓醫師】科技進步,電動牙刷的廠牌越來越多,設計也越來越多變化。可是對於口腔清潔到底是電動牙刷好?還是手動刷牙呢?這爭論到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在這摘錄美國牙科協會(AmericanDentalAssociation,ADA)對於電動牙刷的看法:●電動牙刷的頭部運動模式:左右擺動,反向擺動,旋轉擺動,圓形,超聲波…等,不同類型。●只要使用方法正確,電動牙刷與一般手動牙刷差異不...
- 2019.09.29
-
牙齦痛一定是牙齒有問題?告訴你牙齦痛的8種原因Heho健康網【文/盧映慈】大部分的「牙痛」都是牙齦發炎的問題,但是牙齦發炎有很多種原因,而除了牙齦發炎之外,其實也可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組織內部出了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不是沒有認真清潔牙齒,而是來自沒有「喝水」,或是矯正牙齒帶來的副作用。為什麼會牙齦痛因為牙齒連接著牙齦內的神經,所以牙痛其實是講牙齦痛,而牙齦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牙齦發炎,牙齦發炎嚴重可能轉變成牙周病,主要是來自細菌攻擊,造成牙齦發...
- 2019.09.29
-
口內炎變成癌?癌症中心教20秒滅10%口腔菌【早安健康/呂薏萱報導】嘴破,感覺裡面刺刺痛痛的,或者是明明才剛裝上牙套就馬上發炎...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各種不注意而導致嘴巴內產生傷口。日本牙醫科教授中川洋一表示,造成口內炎的理由百百種,不好好注意的話,可能會惡化變成口腔癌!所謂的口內炎,泛指臉頰、牙齦、舌頭、喉嚨等,所有在口腔裡面的發炎現象都可以稱之為口內炎,但在知道口內炎的發生原因之後,都可以達到預防或是對症下藥。造成口內炎的四個原因物...
- 2019.09.29
-
愛吃麵包、餅乾、蛋糕 研究:提高牙周病和口腔癌風險【健康傳媒編譯組/外電報導】你的口腔、牙齒健康嗎?現在研究發現,精緻澱粉類食物例如麵包、薄脆餅乾、蛋糕、蘇打餅等食物,會提高罹患牙周病和口腔癌風險,研究刊登在《牙科研究期刊》(JournalofDentalResearch)。世界衛生組織所委託進行的一項審查,分析了33篇口腔健康的論文後,他們發現加工過的碳水化合物和口腔之間有關聯。負責這項研究的新堡大學營養與口腔健康教授PaulaMoyniha...
- 2019.09.29
-
刷牙加牙線還爛牙口臭?博士:1習慣改善9成口臭【早安健康/照山裕子(牙醫學博士)】讓你跟口臭說拜拜一旦養成排毒漱口的習慣,就可以跟口臭說拜拜了。喜歡刷牙的人可能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口臭。一份針對外國人做的問卷調查顯示,約七成填寫問卷的人表示:「沒想到這麼多人有口臭。」約有九成的口臭,是因為口中的壞菌跟食物殘渣所造成。壞菌在分解食物殘渣時,釋放出的氣體是臭味的根源。我想各位應該碰過如廚餘般的臭味衝進鼻腔的經驗,那有可能是殘留在流理台的廚餘,或是殘...
- 2019.09.29
-
吃東西常塞牙?恐是5種牙病作祟!剔除渣渣不是牙籤能解決(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很多人吃東西的時候都有塞牙的經驗,可能覺得剔出來就沒事了,但其實健康的牙齒很少會塞牙,如果常常塞牙表示牙齒可能出問題了。陸媒《生命時報》就引述口腔科專家指出,老是塞牙多半是這5種牙病在作祟。1.牙齦萎縮年齡增長、不注意口腔衛生、患有牙周炎等,都會使牙齦逐漸萎縮,牙縫變大,食物就容易塞進去。專家說,想要吃飯不塞牙,就得預防牙周病,每天早晚認真刷牙,每次刷夠3分鐘,重點刷牙齦邊...
- 2019.09.29
-
一口氣吃太多這種水果 她整口牙一度「癱瘓」(元氣網/綜合報導)5、6月是楊梅的盛產季,這種水果酸甜適中,又有生津止渴助消化的功效,讓人很容易不小心吃太多。一名女子一口氣吃了3斤,加上本身牙齒過度磨耗,導致一時間整個口腔「軟掉」。醫師提醒這種酸性水果別吃太多,尤其是本身牙齒敏感的患者。據騰訊網報導,現在正是楊梅的盛產季,江蘇一名程姓女子日前到楊梅園採果,買了門票進去可隨摘隨吃,楊梅酸酸甜甜好「涮嘴」,她一口氣吃了3斤的楊梅。回家的路上,程...
- 2019.09.29
-
中年掉2顆以上牙齒 心臟病風險增國外研究顯示,中年時如果缺牙2顆以上,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將多出23%。將牙齒顧好、攝取足夠營養,身體自然就健康。美國杜蘭大學(TulaneUniversity)於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研究指出,缺牙的多寡會影響心臟患病機率,中年時如果缺牙2顆以上,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將多出23%。研究人員找了61,000名年齡介於45至69歲之間的成年人進行研究,將參與者的飲食、體力、活動狀況,以及體重、高血壓和...
- 2019.09.29
-
估計:逾150疾病 於口腔黏膜現徵狀(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在正常情況,免疫系統對自身成分,不產生免疫反應,或只產生極微弱的免疫反應。但是當自身的「免疫耐受性」,遭到破壞或喪失、及免疫調控能力受到損害時,會引起過度而持久的「自體免疫」反應,不但會傷及組織器官,並會引起相應器官病變、或臨床症狀的疾病,這就叫作「自體免疫疾病」。導致口腔潰瘍的原因很多,現代醫學認為,口腔潰瘍首先與免疫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有的患者會表現出免疫缺陷...
- 2019.09.29
-
常用口呼吸 小心口臭找上門(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遠離了哺乳類的正常體制。因此,產生了幾項對生物而言不盡合理的錯誤。其中最大的錯誤就是,人類可以用口呼吸。哺乳類當中,能夠用口呼吸的就只有一歲以上的人類而已。這是約六百萬年前,人類為了學習語言所造成一種呼吸道構造上的缺陷。而這個缺陷為人體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口呼吸往往導致口臭的原因首先,如果用口呼吸的話,嘴巴就會張得開開地。呈現了一副呆滯鬆懈...
- 2019.09.29
-
口腔功能重建 咀嚼美味人生自由時報〔文/黃意方〕62歲黃先生數年前因接受口腔癌切除手術失去咀嚼功能,平常只能食用磨碎的食物。雖然手術相當成功,但是熱愛美食的他,卻無法接受口腔功能缺損帶來的生活衝擊。2年前他到門診就醫表達渴望能恢復咀嚼功能。經過醫療團隊長期合作下,達成了黃先生長久以來再度品嚐美食的夢想,美味的人生增添了生命的色彩與滿足。口腔癌患者常因癌細胞侵犯,必須切除部分下顎骨,所以80%的患者在口腔癌手術後會發生咀嚼...
- 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