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怕的牙周病 快用這招預防80%蛀牙(新唐人電視台報導-編輯:張信燕/責任編輯:嘉惠)科學家們最新發現,導致牙周病的細菌不只刺激免疫系統,導致牙周發炎、骨質流失,還進一步阻斷免疫細胞的殺傷能力,甚至將死細胞當作自己的營養,「吃乾抹淨」。為了讓我們到70歲還能夠吃牛排、啃甘蔗,有三個必勝秘笈,我們一定要學會:1.做好口腔衛生:這是老生常談了,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教,刷牙怎麼刷、牙線怎麼用,Google一下都找的到。2.每半年洗一次牙:...
- 2023.02.02
-
孕婦口腔清潔要注意 罹患牙周病恐增早產風險今日新聞NOWnews(記者林雁茹/台北報導)母親節剛過,對許多準媽媽及新手媽媽們來說,升格為人母的喜悅,特別值得好好慶祝。媽媽除了全心照顧寶寶的健康外,自己的健康狀況也不容忽視,尤其牙齒特別容易缺鈣、掉牙或發炎。牙醫師表示,女性懷孕時因體內荷爾蒙迅速分泌,會造成牙周菌數量攀升,罹患牙周病的風險較一般人來得高。不僅產前如此,產後新手媽媽的飲食及壓力,也會增加牙周病罹患率。因此,建議女性朋友無論是...
- 2022.12.13
-
破除牙齦保健3迷思,遠離牙周病!口腔要健康,一般人常強調刷牙,卻少有人提到牙齦的保健。在台灣,大約99.2%的人都有牙周或牙齦發炎的困擾,比率高居亞洲第一!然而,牙齦健康與牙周病息息相關,卻普遍被忽略。通常我們在吃完東西5-10分鐘後,牙齒表面就會開始產生牙菌斑,12-15小時之後這些牙菌斑就會開始鈣化成牙結石。堆積的牙菌斑會對牙齦造成刺激反應,引起牙齦紅腫疼痛;長期下來更將對牙周根基造成破壞。所以牙齦如果好好保健,可降低口腔...
- 2022.12.09
-
她牙周病不治療 竟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0歲已確診重度牙周病、有抽菸習慣的王女士,因沒有疼痛拒絕治療。某日突然半邊臉腫脹疼痛並發燒而掛急診,竟發現牙周病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嚴重可能造成呼吸道壓迫與全身敗血症。根據報告顯示,國人的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成!雖然近年來民眾的口腔保健意識提升,但仍有約有4成多的國人牙周病嚴重,卻不自覺有牙周病,顯示有許多人對於牙周病的認識仍然不足。長期口腔清潔不佳牙菌斑堆積破壞牙周組織...
- 2022.11.22
-
刷掉口臭和牙齦出血!糖尿病易併發牙周病,潔牙口訣「3、3、3+1」【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您一天刷幾次牙呢?相信絕大多數人只會在「起床後和睡覺前」乖乖刷牙,但對於併發牙周病機率是正常人2至3倍的糖尿病病友來說,這樣遠遠不夠!日本專家認為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至少應達到「3、3、3+1」的潔牙目標,才能遠離牙齦出血、口臭等牙周病症狀,並且降低牙周病惡化導致掉牙的風險!糖尿病是一種因胰島素缺乏或抗性增加導致血糖偏高的慢性疾病,牙周病則多是指牙齒周圍組織...
- 2022.11.07
-
「牙周病」竟與女性荷爾蒙有關!做到3件事能改善康健雜誌(駱香雅編譯)許多女性在邁入30歲之後,雖然沒有罹患疾病,身體卻出現容易疲勞、睡醒後仍覺得昏沉,以及開始變胖。但只有少數會留意到「牙周病」、「牙齦腫脹、出血」等口腔問題。人體的免疫功能在20歲時達到高峰,之後便會隨著年齡逐漸下降。如同外表和身體會產生變化一樣,我們的口腔環境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因此應該盡早認識口腔環境的變化,以便早期護理。調查資料顯示,年齡介於30歲至39歲者,約...
- 2022.11.04
-
兩個時間點刷牙,徹底預防牙周病【ETtoday健康雲/撰文林玫妮】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害怕罹患牙周病,若想加以預防,便要從清潔開始做起。但是,刷牙的時間點,到底什麼時候是最好的呢?有人說,飯後要立刻刷,也有人說不能馬上刷,否則會傷害牙齒,是真是假,就讓專業的牙科醫師來為大家解答吧!剛吃完飯時,口腔偏酸性,許多論點指出,如果馬上刷牙,便會破壞琺瑯質,雙和醫院贋復假牙科主任林錫奎指出,這項說法,目前尚未有醫學證實。但想要預防牙周病以...
- 2022.10.18
-
驚!國人罹牙周病比率達90% 醫:正確刷牙至少3分鐘(聯合報記者黃安琪╱即時報導)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台灣牙周病盛行率驚人高達90%。專家認為,除須加強民眾口腔清潔,牙周病族群中吸菸、嚼檳榔占一定比率,以重度吸菸罹患嚴重牙周病風險較未吸菸高出5至8倍,吸菸更會掩飾牙齦發炎和出而延遲就醫。呼籲民眾戒菸檳、做好潔牙保健,正確潔牙,刷牙時間至少長達3分鐘。2016年統計,台灣整體吸菸率占15.3%,其中男性高達28.6%、女性為3.8%。台灣牙周病醫學會...
- 2022.10.13
-
預防牙周病 到底甚麼時候刷牙最為合適?【生活晴報/Megalife編輯】要預防牙周病當然要由清潔做起,牙刷、牙膏、牙線、漱口水一應俱全,那麼到底有沒有刷牙最合適時間?甚麼時候能刷,又甚麼時候一定不能刷呢?想要預防牙周病以及相關的牙齒問題,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做好口腔清潔,建議大家在飯後及睡前都要刷牙。飯後刷牙時,可以先漱口將口中的食物殘渣清乾淨再刷牙會比較好。並且要選擇軟毛的牙刷,減少對琺瑯質的傷害。其次,就是要注意刷牙的方法,一般來說...
- 2022.10.03
-
別以為刷牙很簡單,這4種錯誤刷法保證讓你得到牙周病【HEHO健康/文陳亦云】一般人每天至少都會在早晨起床與晚間就寢前刷個兩次牙,有些人更是習慣三餐飯後馬上刷牙,但是結果還是會出現牙齦發炎,牙肉出血的症狀,依衛福部調查數據顯示,18歲以上的國人有99.2%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是全亞洲的第一名,證明即使認真刷牙,但是刷錯了方法,還是逃不了牙周病的攻擊。一位49歲的鄭先生最近刷牙時常常牙刷沾血,而左上側牙區浮腫疼痛,趕緊去家附近的牙科診所看診,醫生檢...
- 2022.09.16
-
牙周病痛起來要你命 牙醫師都靠這4招保護牙齒【中時電子報/林毅編輯】現代人外食、應酬不斷,三餐外還有甜點、飲料,嘴巴幾乎沒有停過。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蔡恒惠指出,進餐次數多,會讓口腔長時間呈現酸性狀態,牙周病、齲齒易發生。她分享4招保養牙齒小祕訣,帶大家揮別口腔疾病。進食—細嚼慢嚥、注意吃入食物蔡恒惠指出,唾液是維護口腔健康的好幫手。吃飯時細嚼慢嚥,讓唾液可以充分分泌。菠菜、花椰菜、蘆筍等蔬菜屬於鹼性食物,不會傷害牙齒,她也會多攝取...
- 2022.09.15
-
男忽略牙周病 植牙2年就鬆【中華日報/記者曾芳蘭報導】一名65歲男子3年前在口內下顎右側臼齒區做了2根植牙,由於他有牙周病,加上口腔衛生習慣不佳,造成植體搖晃而求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楊智仁表示,病人植牙搖晃與牙周病有關。植牙周圍若清潔不乾淨,也會產生牙周病,造成「植體周圍炎」。而且植牙一旦有牙周病問題,對支持骨頭的破壞將會比自然牙更嚴重。植體周圍炎所謂「植體周圍炎」就是植牙的牙周病,產生的原因與牙周病一樣都是清...
- 2022.09.13
-
只是牙周病 七旬老翁腦膿瘍險癱【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六十九歲的徐先生,日前前往大陸旅遊時突然感覺右側手腳無力、嗜睡、頭痛,緊急送回台後,經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部主任邱琮朗檢查後,發現是腦部膿瘍引起,進行「腦部立體定位抽吸手術」,引流並清理膿瘍,並持續抗生素治療8周才挽回一命。細菌感染腦部腦膿瘍恐致命腦膿瘍是因為血液將細菌或黴菌帶入腦部組織,造成腦部發炎化膿,引起顱內壓升高,有致命危機。徐太太回憶當時狀況仍心有餘悸地說...
- 2022.08.31
-
嚴重牙周病 3階段治療【台灣新生報/記者戎宿安】牙周病是時常聽見的的醫學名詞,同時也是口腔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組要是由細菌性生物膜所引起牙周組織破壞的發炎疾病,嚴重的牙周炎會造成齒槽破壞進而牙齒脫落,台灣約有1/3的成年人因牙周病而造成牙齒脫落,治療總共分成三階段。根據三總牙周病科的資料顯示,牙周病常見的警訊是刷牙時流血、牙齦紅腫或觸痛和有膿腫、牙齒鬆動、持續性口臭,由於牙周病是漸進的,在初期並不會疼痛,但是在一些嚴...
- 2022.08.30
-
驚!放任牙周病 「胰臟癌」風險多2倍【風向新聞/蒲孝如綜合報導】牙齒健康關乎全身健康,牙周病可能導致胰臟癌。最近一項研究指出,牙周病若擺著不治療,將可能影響全身器官,提高罹癌風險,嚴重者甚至會使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增加2倍。此外,牙周病也與動脈硬化、阿茲海默症有關連,而懷孕中的婦女罹患牙周病的風險更高,若子宮受到牙周病菌感染,將可能引發早產的危險,因此,民眾平時應確實執行牙齒的保養,以減少重大疾病風險。根據日媒《日刊Digital...
- 2022.08.29
-
對口腔衛生一向小心,為何還是有「滿口缺牙」的牙周病?醫生分析:因這容易被忽略的「小問題」【風傳媒/責任編輯陳秉弘】明明按時刷牙、洗牙,相當注重口腔健康了,為什麼牙周病還是找上門了?可能正是因為平常不太會注意到的「咬合不正」,所導致的問題。看看這篇文章,讓專業的牙科醫生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吧。牙周病也可能因為免疫力降低與牙菌斑以外的原因而發病,那就是咬合不良(咬合不正)這個物理性壓力所造成。咬合時牙齒所承受的重量,據說門牙是十五公斤、犬齒是三十公斤、小臼齒四十~五十公斤、大臼齒六十~六...
- 202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