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成國人有牙周病!牙齒病了嗎?教你3步驟自我檢測(文章取自:HEHO)一般人每天至少都會在早晨起床與晚間就寢前刷個兩次牙,有些人更是習慣三餐飯後馬上刷牙,但是結果還是會出現牙齦發炎,牙肉出血的症狀,依衛福部調查數據顯示,18歲以上的國人有99.2%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是全亞洲的第一名,證明即使認真刷牙,但是刷錯了方法,還是逃不了牙周病的攻擊。刷牙用錯方法,除了導致蛀牙,其他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牙周病」了。牙周病的起因,是因為牙菌斑等微生物感染牙...
- 2021.06.11
-
婦牙周病治療未定期回診,釀牙齦腫痛…牙周支持性治療可減少復發(文章取自:華人健康網)牙周病治療後,有定期回診嗎?1名55歲的婦人,因右上後牙的牙齦腫痛、牙齒微微動搖、咀嚼疼痛,而至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周病科主治醫師林玫吟門診求診。經林醫師問診並檢查後發現婦人在3年前完成全口牙周病治療後,並未持續定期回診追蹤,而導致右上後牙牙周病再犯,經林醫師採牙周清創與牙根整平深部治療後,婦人牙齒順利恢復牙周健康狀態。臺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0%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
- 2021.06.09
-
不到40歲滿口牙結石!牙醫師強調4招「刷牙基本功」徹底清潔(文章取自:HEHO)明明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無不良嗜好竟然也會年紀輕輕竟一口爛牙!38歲林先生下顎前牙動搖求診牙科,醫師檢查赫然發現病人有大量牙結石堆積!安排放射線影像檢查分析後,確定林先生已出現「慢性牙周病」症狀。醫師表示:「慢性牙周病」與口腔衛生息息相關,呼籲牙齒清潔與保養很重要。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何曉涵指出,許多人以為自己沒有不良嗜好,卻就不會導致嚴重的口腔疾病。但其實「牙周病...
- 2021.06.07
-
小心,牙周病已經悄悄找上你!關鍵9QA(文章取自:康健)台灣約九成的成人認為自己有牙周病。到底什麼是牙周病的徵兆?你已經是牙周病高危險群了嗎?愛琳從小牙齒健康就欠佳,但從來也不知道正確的清潔方法,總認為「有刷有保佑」,並沒察覺,牙齒漸漸地損壞。20幾歲時,她刷牙時牙齦開始會流血,但她仍不以為意,就這樣又過了幾年。直到29歳時,她覺得牙齒「怪怪的」,才想到去看牙醫。除了下排右邊第2顆門牙用手壓一壓,牙齒下方會流出膿液外,一咬蘋果,上門...
- 2021.06.03
-
牙齦發炎不理會,顎骨被侵蝕 醫:嚴重恐毀容、危及性命(文章取自:康健)不少人放任牙齦發炎和蛀牙問題,馬來西亞就有一位歌手在臉書上透露,2年前發現牙齦發炎之後,一直沒有理它,沒想到牙齦愈來愈腫,甚至開始流膿,只好就醫。而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牙齦和顎骨已經被細菌侵蝕,讓鼻子下方出現一個「很大的無底洞」,再不開刀,鼻子可能會穿孔毀容。牙醫師指出,牙齦發炎就是牙床感染的一種症狀,不少人以為化膿就是火氣大,自己會好,但其實是錯誤觀念,口腔疾病千萬不能輕忽。會...
- 2021.04.20
-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文章取自:NOW健康)年僅20多歲的年輕小姐也會得牙周病?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達9成,且患病年齡層分布廣泛,絕非老年人的專利。開業牙醫師徐慶雲表示,在他多年的執業經驗裡,曾收治1名20多歲的妙齡女子,患有嚴重的牙周病,不僅牙齦紅腫,甚至已到牙齒搖晃的階段,令他印象深刻。牙周病是因為積聚在牙齦邊緣的牙菌膜分泌毒素,導致牙周組織發炎所引起的破壞性疾病,它的侵蝕範圍可包含牙齦...
- 2021.04.08
-
牙齒的「土壤」壞掉了,牙齦萎縮還有救嗎?(文章取自:HEHO)一般人隨著年紀的增長,牙齒會變得越來越長,說這是罹患了牙周病所造成的。原本門牙的平均長度在1~1.2公分,但如果牙齦萎縮而造成牙根暴露的話,可能平均長度就會變成1.5~1.7公分,也就會覺得牙齒越來越長。牙齦萎縮發生率竟達78%健康的牙齦是呈粉紅色,外形光滑結構完整,質地緊密有彈性,緊包牙齒,在牙齦上緣應該逐漸變薄。臨床統計顯示,人們牙齦萎縮的發生率平均高達78%,換句話說...
- 2021.02.22
-
男拒菸酒檳榔,不到40歲卻滿口牙結石、齒牙動搖!擺脫慢性牙周病這樣做(文章取自:早安健康)年紀輕輕竟一口爛牙!家住台中的38歲林先生,日前因下顎前牙動搖求診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何曉涵,沒想到經初步檢查竟赫然發現其有大量的牙結石堆積,且在安排放射線影像檢查分析後,確定林先生已出現「慢性牙周病」症狀!故醫師提醒,「慢性牙周病」與口腔的衛生息息相關,呼籲民眾一定要重視牙齒的清潔與保養問題,才不會導致牙周病找上門。38歲壯男不菸不酒、不嚼檳榔卻滿口爛牙原來是牙結石嚴重堆...
- 2021.01.13
-
發揮齦響力!3階段保養牙齦,一輩子沒牙周病(文章取自:早安健康)日本名醫池谷敏郎在著作中提及,一旦牙周病菌入侵,對全身健康都帶來風險,除了口臭、掉牙外,心肌梗塞、心臟病、中風機率是一般人的1.5~3倍,癌症風險更增加30%~54%!而日本彥坂牙科醫院牙醫師彥坂實奈美、仙台高級牙科診所院長吉中光太朗,皆提出了幾項牙周病相關警訊,有這些狀況務必提高警覺:《牙周病警訊》1、口腔內部黏糊糊:可能是牙周病患部滲出牙齦溝液2、嘴唇冒泡泡或黏液:除了...
- 2020.12.29
-
牙齒抽神經就「死」了嗎?根管治療3問答文章出處:大紀元/黃衍國(牙醫診所院長)牙齒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是蛀牙的治療方法之一。很多人聽到抽神經,就覺得很可怕。什麼是抽神經、做完後牙齒會怎樣?Q1:什麼樣的蛀牙要抽神經?根管治療的目的是為了保留原本的牙齒,避免拔牙。並不是蛀牙了就一定要抽神經,當蛀牙引起牙根自發疼痛;或是細菌感染了牙神經,長出不可逆的膿包;或是引起牙根尖周圍炎,造成牙齒搖晃、咬合無法施力,影響了咀嚼功能⋯⋯此時才需...
- 2020.10.13
-
別輕忽口腔內任何白斑!他只抽菸不吃檳榔幸好發現得早文章出處:元氣網/記者蔡維斌雲林即時報導雲林縣53歲吳姓男子,是貨運司機,只有抽菸,並無嚼檳榔習慣,只是偶爾人家請吃一、兩顆,他因牙周病到北港媽祖醫院牙科診療,被發現口腔後舌根出現白斑,因不痛不癢也不知存在多久,馬上轉請頭頸腫瘤口腔外科醫師處理,經液態氮冷凍治療已獲改善,醫師呼籲千萬別輕忽口腔任何白斑,隨時自我查看,若有不明白斑最好趕快就醫。吳先生因牙周病牙齒鬆搖,半年前至北港媽祖醫院由牙醫主任...
- 2020.10.01
-
牙周病 與呼吸中止症有相關!綜合報導/台北市牙周病與呼吸中止症有關係?一名中年男子,到醫院洗牙不小心打盹被嗆醒,後來經過診斷發現,他患有呼吸中止症,且有嚴重牙周病,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很高的比例也會有牙周病,兩者皆應妥善處理避免惡化。收治這名患者的台灣牙周病醫學會專科醫師郭博仁表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罹患牙周病的比例偏高,推測可能是因為患者缺氧,全身容易處在發炎狀態,若發炎因子剛好出現在牙周,就可能導致牙周病...
- 2020.09.17
-
牙齒矯正後卻跑位? 1小動作恐讓前功盡棄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牙齒矯正是利用固定式或活動式的矯正裝置,將不整齊的牙齒或不正確的咬合關係,改善到最佳狀況。當完成牙齒矯正治療、拆除矯正裝置後,在失去矯正器及矯正線作用施力之下,患者可能因牙齒咬合、牙周組織、肌肉咀嚼力、不良口腔習慣等因素,造成牙齒移位,因此矯正完成後,患者仍須配戴成形牙齒固定器(俗稱維持器),將牙齒維持於矯正後所需的位置。維持器分固定式、活動式按照個別狀況選擇不同一般而...
- 2020.09.09
-
智齒引發牙周病? 恐有口腔健康危機(文章取自: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7歲黃先生有時覺得右後方牙齒隱隱作痛且有點搖晃,此狀況已維持幾個月,因此不以為意,但會加強附近牙齒的清潔,牙痛的感覺有稍微消失,某天,牙齒最後方的牙齦腫了起來,且最後一顆牙齒搖動的程度更大,吃東西也感到不適,因此黃先生求助於牙科醫師。經醫師檢查發現,有一顆第三大臼齒(智齒)的埋伏齒,呈顯橫躺的樣子,並且抵住了前方的第二大臼齒,容易導致牙齒與牙齒之間無法刷...
- 2020.08.26
-
美研究:牙周病恐增罹食道癌、胃癌風險(文章取自: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主導的研究證實,牙周病患者罹患食道癌、胃癌等特定癌症的可能性較高。該研究目前刊登於英國胃腸病學會期刊《Gut》上。據《ScienceDaily》報導,此前雖有研究發現牙周病史與罹患食道癌、胃癌的風險較高有關,且這種風險在缺牙的人中也不低,不過仍有許多研究對牙周病、缺牙和食道癌及胃癌間的關聯的發現並不一致。為此,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檢視9萬...
- 2020.08.24
-
別輕忽牙周病 研究︰恐提升失智症風險(文章取自: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患有牙齦炎的人,可能會有口臭、牙齦容易出血等尷尬症狀,如果病情嚴重,甚至會引發牙周病,現在美國新研究指出,其實牙周病不僅影響口腔健康,也可能引發糖尿病、中風等,牙周病嚴重患者,甚至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能會比較高。根據CNN報導,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雜誌《神經病學》(Neurology)上,研究作者、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ofMinnesota)公共衛生...
-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