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病患染新冠 恐爆嚴重併發症(文章取自:世界日報編譯組/綜合報導)休士頓紀事報(HoustonChronicle)報導,加州牙醫協會期刊(JournaloftheCaliforniaDentalAssociation)近期於線上發表一分最新報告指出,牙齦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恐出現更嚴重,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報告指出,慢性牙齦疾病或牙周病的特徵,在於牙齦腫脹,牙齦出血和骨質流失,其會產生一種細菌,釋放出一種有害蛋白,稱IL-...
- 2020.08.17
-
輕忽牙周病 恐感染肺炎(資料來源:自由時報文/李佳燕)根據國健署的資料,80%的成年人有牙周病。牙周病的主要症狀包括:牙齦出血與紅腫,以及伴隨的口腔異味與牙齒鬆動等。80%的成年人有牙周病根據研究顯示,牙周病不僅是口腔的問題,甚至也會造成身體其他器官的疾病。武漢肺炎讓人聞之色變,但事實上,一般肺炎對於台灣民眾的威脅,並不亞於武漢肺炎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台灣65歲以上民眾的前三大死因中,一般肺炎就佔了其中之一。WHO(...
- 2020.08.10
-
智齒引發牙周病? 恐有口腔健康危機(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7歲黃先生有時覺得右後方牙齒隱隱作痛且有點搖晃,此狀況已維持幾個月,因此不以為意,但會加強附近牙齒的清潔,牙痛的感覺有稍微消失,某天,牙齒最後方的牙齦腫了起來,且最後一顆牙齒搖動的程度更大,吃東西也感到不適,因此黃先生求助於牙科醫師。經醫師檢查發現,有一顆第三大臼齒(智齒)的埋伏齒,呈顯橫躺的樣子,並且抵住了前方的第二大臼齒,容易導致牙齒與牙齒之間無法刷乾淨,而使...
- 2020.08.05
-
牙周病一拖20年 6旬男刷牙出血掉2齒「周圍骨頭沒了」(資料來源:三立新聞記者陳弋/台北報導)牙周病,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牙齒周圍在生病,可能是牙齒周邊骨骼流失或牙齦萎縮,導致「齒牙動搖」,甚至可能掉下來。型男牙醫師林泰興在節目《醫師好辣》上分享一個案例,一位中年男性病患不但刷牙出血,2顆牙齒連帶脫落,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牙周病拖了20年沒治療,牙齒周圍的骨頭都沒了!林泰興提醒,當牙周病變得愈來愈嚴重,出問題的部位不會只有口腔。除了和心臟疾病有關,嚴...
- 2020.08.04
-
不只爛牙…牙周病會增加罹癌風險?利用這招減肥法的人小心了(文章取自: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國人牙周病非常普遍,健保署資料指出,18歲以上國人的牙周病盛行率達到8成以上,這代表著台灣人的口腔保健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別以為口腔保健只關乎牙齒健康,近年來醫學界發現口腔健康與許多身體疾病有關,有研究甚至認為與罹癌風險有關聯。最近一項由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主導的口腔健康相關研究刊登在英國胃腸病學會期刊《Gut》上,該研究指出,牙周病...
- 2020.07.30
-
牙周病會傳染! 家中1人確診同住者無一倖免(文章取自: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國人牙周病盛行率極高,超過8成民眾罹患牙周病,但初期幾乎沒有症狀,許多人置之不理,直到牙齦鬆動、牙齒搖晃才驚覺不對勁。牙醫師提醒,牙周病與全身系統性疾病息息相關且容易傳染,如家中1人確診牙周病,其他成員幾乎無一倖免。牙周病具高度傳染性且常合併多重慢性病50歲蔡先生為公司主管,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才剛步入中年牙口狀況就相當差,牙齦常出血、牙齒晃動、缺牙好幾顆...
- 2020.07.23
-
口腔益生菌能否改善牙周病? 醫:仍需更多研究證實(文章取自:台灣好新聞/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醫生,請問吃口腔益生菌,能改善我嚴重的牙周病嗎?並控制後續牙周病復發率嗎?」。38歲許女士因為每天刷牙流血,口內有異味,吃東西時感覺牙齒沒力,前往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求診,經診斷為全口嚴重牙周病。於是接受牙周病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病人上網搜尋關於牙周病的預防保健資料,想瞭解除了接受牙科治療外,是否能在日常飲食上做些努力來增進...
- 2020.07.22
-
牙周病是慢性發炎的徵兆!顧好牙齒改善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每天吃飯完後,口中殘留的食物殘渣容易滋生細菌,嘴巴裡的細菌比我們想像中還多,但這些細菌不僅容易讓我們變成「蛀牙」外,還有可能形成「牙周病」,日本醫學博士西田亙指出,其實人出現慢性發炎關鍵在於口腔,能預防細菌入侵才是因應發炎的關鍵。其中國際上也有不少文獻指出,其實口腔健康也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小心牙周病細菌趁機入侵人體不少人以為早晚有刷牙就好,疏忽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但日本醫學博士西田亙在他的著作...
- 2020.06.25
-
牙縫越來越大?當心牙周炎找上門,出現這4大早期症狀要留意!牙齒如果出現嚴重的問題,是不可逆轉的,尤其是牙周炎,由於早期多無明顯自覺症狀而易被忽視,待有症狀時已較嚴重,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齒。因而必須加以重視,定期檢查和及時治療。微生物是引發慢性牙周炎的始動因子,長期堆積而引發牙齦的炎症和腫脹,使局部微生態環境更有利於牙周致病菌滋生。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對牙周炎有負面影響。1.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出血正常的牙齦是不應當出血的,許多人認為牙齦出血是身體“火...
- 2020.06.24
-
其實女性很容易中標!(驚)專業牙醫教導的「牙周病」知識與對策文:中田彩/歯科医有著中年男子容易中標的口腔疾病,就是「牙周病」。有在抽菸的人很容易會得到牙周病,或是對於照顧口腔工作怠惰的男性們較容易得牙周病,而讓人產生「牙周病」=男性的病症。但是如果看一看男女差別並深入了解後,就會發現患有牙周病的女生反而比較多。(驚)究竟,到底是為甚麼呢?現在就請專業牙醫,來為我們解說理由吧~【牙周病的知識與對策①】說到底「牙周病」是個什麼樣的口腔疾病呢?「牙周病」舊時被...
- 2020.06.10
-
明明勤刷牙還得牙周病?忽略3件事難怪8成台灣人牙周有問題【早安健康/張哲瑜(康捷牙科診所牙醫師)】談牙齒治療與保健別讓牙周病悄悄找上你牙周病為慢性疾病,一般臨床症狀並不明顯,容易被忽略,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腫痛或經由牙齒定期檢查,才被診斷出來。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支持組織遭細菌感染的疾病,造成牙周組織的破壞。牙周支持組織包括:牙齦、齒槽骨、牙骨質和牙周韌帶。它們環繞著牙根周圍,支持並幫助牙齒發揮功能。牙菌斑與結石導致牙周病常見的牙周疾病可分為牙齦炎與牙周...
- 2020.05.26
-
【牙刷細菌會增加心臟病、中風風險!】專科牙醫師:牙刷出現「3 種特徵」就應該換文/陳亦云、圖/許嘉真每個人每天都會刷牙,理論上一天早晚至少要刷牙二次。而刷牙不但能清新口氣,更能保健牙齒,但如果使用的牙刷不乾淨,不僅會讓牙刷上的牙周病菌逐漸增加,使得口腔內的細菌數爆增,更可能讓刷牙者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大幅提高。3週沒清潔的牙刷含菌量竟是馬桶水的80倍美國的科學實驗發現,一支使用了3個星期的牙刷,在使用者完全沒有用心保持清潔的情況下,含菌量竟然是廁所馬桶水的80倍,超過100萬...
- 2020.05.14
-
牙齦潰爛可能不是牙周病 這幾項檢查找出「牙齦癌」文/盧映慈圖/何宜庭|Heho健康當發現自己刷牙流血,第一個反應可能是「我是不是得了牙周病」,不過如果牙齦不只流血,還會疼痛,可能就不只是單純的牙周病,而是「牙齦癌」,同時很容易被誤診,如果貿然拔牙、治療牙齒,會讓癌細胞擴散更快!牙齦也會有癌症?「牙齦癌」聽起來是很少見的疾病,但如果換成「口腔癌」這個名詞,相信大家一定會恍然大悟。牙齦癌其實是口腔癌的一種,因為口腔癌是「口腔癌症」的統稱,其實在口...
- 2020.05.13
-
牙周病患者罹糖尿病風險高 血糖和牙齒有什麼關係?作者/康健編輯部·出處/Webonly有糖尿病的人,牙周病比較難治好;有牙周病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提高,兩者互為惡性循環。一般來說,成年人在20歲之後如果牙齒健康,大約可以用到80歲,牙齒才會逐漸鬆動脫落,但若在中年之後,有牙周病沒有好好治療,齒槽骨可能會提早萎縮,牙齒就容易脫落。尤其是糖尿病人如果沒有控制好血糖,牙周病的進展會比一般人加快5~10倍。糖尿病人因為高血糖造成血液流動變慢,血...
- 2020.05.12
-
不想牙周病 先鞏固牙齒地基(文章取自uho優活健康網作者:林敬豐主任)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牙齒周圍組織係指牙冠以外,覆著在牙根上的結締組織、骨骼,以及最外層的牙齦(俗稱「牙肉」)。當這些組織受到侵害時,視傷害的程度決定牙齒的存亡。簡單的說,牙周病就是牙齒地基的流失。「牙周病」民間稱之為齒蛇或齒蜈蚣-無藥可醫治,認為只有拔掉或任牙齒自行掉落而已,並不知道牙周病對牙齒,甚至於對咀嚼能力的影響。牙周病,其...
- 2020.05.07
-
每天認真刷牙 為什麼還會得牙周病?天下雜誌690期文彭子珊步入中年,為什麼常常感覺牙齒不舒服?要預防牙周病,別以為刷牙只用牙刷、牙線就足夠。而且除了健康的牙齒,吞嚥、咀嚼等口腔肌力訓練,也不能少。刷牙、吸到冷空氣,牙齒總是酸痛不舒服?吃東西愈來愈難受,拖慢速度的究竟是腫脹、流血的牙肉,還是無力的肌肉?如果是牙周病作祟,放心,你並不孤單。根據健保署統計,2017年全台接受牙周病治療的患者人數,接近280萬人,其中又以51到60歲為...
-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