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有牙周病的人比蛀牙的人多作者:監修:工藤一彥博士,井上健二牙齦,是支撐牙齒的地基。而牙周病,是牙齦等牙齒周圍的組織受到侵害的疾病。引起牙周病的,是口腔裡的細菌。和腸道一樣,口腔內的細菌也有好壞之分,當壞菌增加,就會得牙周病。引起牙周病的壞菌叫做牙周菌。牙周菌會在牙齒與牙齦之間(牙齦溝)等地方製造出黏黏的黃白色物質,也就是齒垢。光是相當於耳挖子一勺的齒垢,裡面就有多達一億個細菌。牙周菌便是以齒垢為基地,從牙齒與牙齦之間入...
- 2020.04.23
-
不想牙周病 先鞏固牙齒地基作者:林敬豐主任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牙齒周圍組織係指牙冠以外,覆著在牙根上的結締組織、骨骼,以及最外層的牙齦(俗稱「牙肉」)。當這些組織受到侵害時,視傷害的程度決定牙齒的存亡。簡單的說,牙周病就是牙齒地基的流失。「牙周病」民間稱之為齒蛇或齒蜈蚣-無藥可醫治,認為只有拔掉或任牙齒自行掉落而已,並不知道牙周病對牙齒,甚至於對咀嚼能力的影響。牙周病,其實不但可以救治,而且能夠予以...
- 2020.04.22
-
口臭恐是牙周病警訊 不治療賠上健康代價大(文章取自NOW健康陳鴻謙)「媽,妳牙齒怎麼會流血?」小瑩(化名)是典型的北漂族,平日在台北工作,久久才回南部家鄉,前陣子,她發現媽媽講話時會飄來異味,啃咬食物後還遺留血跡,懷疑是牙周病,鼓勵就醫卻被媽媽施以拖延戰術對待。牙醫師表示,牙周病嚴重時會導致掉牙且併發心臟病、腦中風等風險,一旦發現應積極治療,以免因小小牙齒而賠上全身健康。小瑩的母親因從小就對看牙心存恐懼,加上聽鄰居說牙周病治療要動手術...
- 2020.03.27
-
牙齒敏感就是牙周病?2016/03/01·作者/康健雜誌·出處/Webonly牙齒敏感來自於兩個主要結構:第一種是發生在牙冠上,因為蛀牙,使得我們身上保護牙齒最好、硬度最高的結構琺瑯質被蛀蝕,使得牙本質外露,外界刺激直接經由微小神經管的出口影響神經。牙本質是由許多微細小管稱為「牙本質小管」所構成,管內有成齒質細胞突,與牙髓神經連結,對外界來的刺激產生疼痛;如果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使牙本質沒有受到琺瑯質保護而外露,當受...
- 2020.03.20
-
看牙科竟發現糖尿病!牙周病會傳染家人,罹癌機率還高14%【早安健康編輯部】檢查牙周發現糖尿病!WHO:牙周病屬全球慢性疾病會傳染家人,及早治療牙周病五十歲的蔡先生是忙碌的公司主管,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牙周長期不適直到牙痛齒搖才求診,原本只想做植牙,但牙醫師提醒盡快前往醫院檢查身體,檢查後才驚覺罹患糖尿病!在接受重度牙周病與植牙治療的同時,還進行糖尿病控制,最終身體恢復正常。口腔健康與全身系統性疾病的相關問題與研究,近年來備受各界關注:牙周病與糖尿...
- 2020.03.20
-
糖尿病和牙周病會惡性循環!一招預防牙周病毒害肝腎血管【早安健康/王彥文報導】根據健保署資料,台灣18歲以上國人的牙周病盛行率達到八成以上,顯示民眾在口腔保健上仍需多做努力;然而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對身體的良好影響可不僅限於好口氣與強健的牙齒!日本牙周病學教授指出:牙周病菌如果進入血管中,可能引發動脈硬化與慢性腎臟病、導致肝臟功能下降!除了好好刷牙之外,用牙刷按摩牙齦也是做好口腔保健的方法之一,以下就來看看如何正確保養口腔、遠離各種慢性疾病吧!成年...
- 2020.03.20
-
台灣成年人罹患牙周病的比率超過半數!初期難察覺!【文章取自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一位病患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是因工作壓力造成不適,遲遲未理會;但最近疼痛感益發強烈,隱忍不住才至牙科求診,心想洗洗牙就可解決問題,殊不知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除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之外,也可能破壞外觀與降低語言功能,甚至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健康。國內外眾多研究也證實,牙周病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有極大的關連...
- 2020.03.13
-
牙周病其實會傳染! 牙醫師:做好定期洗牙與檢查【文章取自早安健康】牙周的致病成因雖然五花八門,但大都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舉凡抽煙、熬夜、藥物、工作壓力、營養不良,以及遺傳基因等,都可能導致牙周病。賴柏超醫師提醒,牙周病不能輕忽之處,在於牙周致病細菌,可以透過唾液再傳染給家人及伴侶;也就是一人得到牙周病,家中其他成員罹病機率也大幅增加!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口腔健康,牙周病的預防與治療應該不分你我,定期接受洗牙與牙周病篩檢,就是降低罹患牙周病風險最...
- 2020.02.25
-
每天刷牙兩次仍得牙周病?名醫:「雙手」刷才能去除牙菌斑【文、圖/選自遠流出版《35歲開始,牙齒決定你的後半生》,作者長谷川嘉哉】明明每天都有刷牙,為何卻依然罹患牙周病?一天刷牙兩次,刷牙可以說已經是你的習慣了吧。從小時候開始,「早上與人見面之前」與「就寢前」各刷一次已成了理所當然,只要時間一到,不知不覺就會站在洗手台前……就像這種感覺吧。然而,應該也有不少人對刷牙過於沒自覺,連刷牙原本的目的是「刷掉牙齒的汙垢」都不在意,自動自發地用一直以來的方式刷...
- 2020.02.07
-
牙齦潰爛可能不是牙周病 這幾項檢查找出「牙齦癌」【Heho健康網/盧映慈報導】牙齦也會有癌症?「牙齦癌」聽起來是很少見的疾病,但如果換成「口腔癌」這個名詞,相信大家一定會恍然大悟。牙齦癌其實是口腔癌的一種,因為口腔癌是「口腔癌症」的統稱,其實在口腔內部的黏膜上,都可能長出癌症,而口腔癌的第一名是舌癌,第二名就是牙齦癌;每年大概有近3000人因為口腔癌而死掉,而持續讓牙齦發炎,就是造成牙齦癌的危險因子。擁有一口好牙、好牙齦是大家都很希望的。牙周...
- 2020.01.08
-
刷牙不確實!小心牙周病導致這5病【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引起,若沒有每天刷牙或用牙線潔牙,牙菌斑就會堆積;牙菌斑不只會感染牙齦與牙齒,而且最後還會侵犯牙齦與支持牙齒的骨頭,嚴重恐導致牙齒變得鬆軟,甚至自然脫落。牙周病是指牙齦的發炎症狀,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早期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更不會痛,大多數民眾皆必須靠牙醫師的檢查才發現有牙周病問題。牙周病跟生活習慣問題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在吃完東西5到10分鐘後,...
- 2020.01.08
-
牙周病可能傳染 不可輕忽【聯合新聞網/記者楊雅棠報導】50歲的蔡先生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牙周長期不適,直到牙痛齒搖才求診牙醫,經過確診後為重度牙周病。原本以為只是單純的牙齒疾病,但經過醫師提醒前去醫院抽血檢查,才發現自己竟也罹患了糖尿病。醫師表示,牙周病不僅是牙齒疾病,可能還和其他慢性疾病有高度相關性,且牙周的致病細菌還可能傳染給家人和伴侶,不可輕忽。衛福部曾於2018年進行一項大型口腔研究,發現高達八成的台灣民眾...
- 2020.01.03
-
聞到口臭別輕忽!4症狀恐是牙周病【Ettoday/記者嚴云岑】經常口臭別輕忽,可能是牙周病上身!醫師提醒,牙周病輕則造成牙齦紅腫發炎,重則破壞齒槽骨,造成牙齦萎縮、牙根外露,急性發作期還可能出現牙齦紅腫化膿,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導致臉頰腫脹、發燒等,若出現4大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康捷牙醫診所主治醫師賴柏超表示,牙周病(periodontaldisease)顧名思義是發生於牙齒周圍組織,包括牙齦,牙周韌帶及齒槽骨的疾病。主要原因...
- 2020.01.03
-
牙痛、牙鬆動「病」的恐不只是牙齒! 牙周病還是這些慢性疾病幫凶(本文摘自/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牙齒的狀態,反映的可是全身的健康!一名50歲的男性公司主管,長期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牙周長期不適,卻選擇隱忍,直到牙痛不已,牙齒都搖動了才求診,原本以為只要植牙就可以了事,沒想到除了被確診為重度牙周病,抽血檢查更驚覺罹患了糖尿病。牙周病不是小事,開業牙醫師賴柏超表示,過往經驗,來求診的民眾只要被確診牙周病,持續追蹤另一半或其他家人也必然有牙周疾病的問題,牙周...
- 2019.12.30
-
卡牙縫飄異味是牙周病徵兆?鞏固牙齒健康3招關鍵【早安健康企劃】還在以為牙周病事不關己?最近是不是越來越常卡牙縫?小心!這可能是口腔警訊!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調查顯示,國內40歲以上成人中,約有90%的民眾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炎。而根據臨床牙醫的說法,只要做好口腔每日的清潔與保養,不僅能照護一口好牙,更是健康一輩子的關鍵!兩大口腔防護網受損前兆要注意琺瑯質是牙齒最天然、最堅硬的防護網;而牙齦是鞏固牙齒的堅強後盾,這兩大防護網是防禦牙周病及蛀牙...
- 2019.12.27
-
每天刷牙兩次仍得牙周病?名醫:「雙手」刷才能去除牙菌斑【元氣網長谷川嘉哉報導】明明每天都有刷牙,為何卻依然罹患牙周病?一天刷牙兩次,刷牙可以說已經是你的習慣了吧。從小時候開始,「早上與人見面之前」與「就寢前」各刷一次已成了理所當然,只要時間一到,不知不覺就會站在洗手台前……就像這種感覺吧。然而,應該也有不少人對刷牙過於沒自覺,連刷牙原本的目的是「刷掉牙齒的汙垢」都不在意,自動自發地用一直以來的方式刷牙。這樣一來,牙刷常刷到的地方與刷不到的地方幾乎就...
- 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