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蛀牙蛀出大陷坑 該填補還是嵌體?醫師這樣說(文章取自:健談)牙齒小痛總是拖拖拖,等到檢查時才發現,已經鑄成了大陷坑,蛀牙填補,從大金牙、樹脂、銀粉到玻璃陶瓷這些材料,民眾夠了解嗎?有時清潔不當,填補效果依舊不張,越填越大洞。原來小小填補牙齒,也是一門大學問。日前一位李小姐,洗牙被牙醫師提醒,已有蛀牙應填補牙齒,結果填好牙齒依舊沒有清潔不夠,只好反覆填補2-3次,最後咬合開始不舒服,才知道原來蛀牙越來越大洞。以為填補就好了嗎?有時下方的縫...
- 2020.09.28
-
補牙會讓牙齒變敏感? 牙根外露才是主因(文章取自: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許多人都說,蛀牙填補後牙齒就變敏感性牙齒了,千萬別去補蛀牙!尤其是吃東西時牙齒會酸痛難耐,就是因為蛀牙填補的關係,造成牙齒不健康。真的是這樣嗎?牙醫師表示,牙本質敏感的是,因溫度(主要是冷)、觸覺、化學(酸性物質)、滲透壓改變(甜食或被風吹乾的牙本質表面)等刺激,作用在外露的牙本質小管,牽動了口腔內的神經接收器,造成短暫而明顯的疼痛;然而,這種疼痛要排除牙齒...
- 2020.09.02
-
牙齒都已經抽神經了,還有可能再度痛起來嗎?文:陳盈臻(NOW健康)一名53歲的王阿姨,發現牙齦上長了一個牙包,而至奇美醫學中心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郭祉吟門診就醫。王阿姨表示一年前右上方的牙齒因為疼痛,牙醫醫師就幫她抽掉神經。本來已經不痛了,沒想到兩個月前又突然覺得牙齦脹痛。原本吃了止痛藥沒事,所以並沒有太在意。沒想到這次牙齦突然跑出一塊東西,讓她非常擔心,也害怕要開刀。郭醫師問診檢查後發現,雖然王阿姨的牙齒已經抽過神經,但神經管內還有殘餘的...
- 2020.08.06
-
拔智齒且慢?留下來竟有「這用途」(文章取自: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缺牙了,自體牙齒移植是否可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運用3D列印技術輔助牙齒自體移植推出新型態自體齒移植,移植手術前,透過3D列印製作可移植牙齒(稱捐贈齒)的模型齒,根據模型齒形狀修整預計植入的齒槽骨,修整為適當尺寸後再將捐贈齒拔起植入,大幅降低捐贈齒在口腔外的時間,爭取移植的黃金時間,提高預後品質。除傳統假牙植牙智齒也能做捐贈齒在1950年代,傳統自體牙齒移...
- 2020.07.17
-
別以為牙齒抽過神經就沒事! 2原因都需要再治療(文章取自: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3歲的王阿姨,一年前因右上的牙齒痛,牙醫幫她抽神經後就不痛了,而兩個月前又突然覺得牙齦脹痛,吃止痛藥後也得到緩解,但這次牙齦突然跑出一塊東西,讓她很擔心,經醫師檢查後發現,其牙齒神經管內還有殘餘的細菌且牙齒蛀牙,造成細菌跟著口水再跑進神經管,進而擴散到牙根外的顎骨,細菌再沿著顎骨侵蝕到外面的牙齦,進而長出產生俗稱的牙包,X光片上顯示牙根有陰影,確診為牙根...
- 2020.07.10
-
口乾症口水太少易蛀牙?牙醫師教你一招檢測(文章取自: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如果用湯匙背面滑過舌頭『卡卡』,可能是口水太少了,容易蛀牙!」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指出,口水具有清潔、中和酸性,促進再礦化修補機制等作用,有助預防蛀牙發生,提醒長輩、因藥物副作用等出現口乾症的患者,可諮詢家庭牙醫科、一般牙科,找出口乾問題。蛀牙是如何發生的?原來是細菌分解的酸在搞怪蛀牙是長時間的過程,當我們吃一口甜蛋糕,細菌會分解甜食產生酸,侵...
- 2020.07.01
-
根管治療沒裝牙套 牙齒恐怕會斷裂新聞出處華岡電台記者胡甄貽採訪報導多數人都有蛀牙的情況,一但蛀牙的太過嚴重,則需要做跟管治療來處理,但通常根管治療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許多人在做完根管治療後就不會再回診製作牙套了,牙齒缺少牙套的保護,很可能會導致牙齒有斷裂的情況。嚴重性的蛀牙或牙周病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療,但做完根管治療後牙齒失去養分來源,齒質會漸漸脫水讓牙齒變脆而失去彈性,如果沒有妥善保護牙齒,可能會導致牙齒斷裂,所以在根管治療之...
- 2020.06.11
-
牙齒不健康...罹患糖尿病風險恐增高 牢記「護牙4字訣」出處/康健雜誌文/陳蔚承牙齒不只關乎能否好好吃東西,還跟糖尿病有關。一篇刊登在《糖尿病學(Diabetologia)》研究顯示,牙齒不健康會提生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新研究指出,每天規律刷牙2~3次的人,可以降低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相對地,如果有掉牙或牙齒疾病,則會增加罹病風險。「口腔衛生不佳,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研究者、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木洞醫院臨床助理教授張尹慶(YoonkyungChang)找...
- 2020.04.26
-
牙齒問題勿隱忍 小心惱人牙周病上身(文章取自蘋果即時/突發中心楊勝裕)新竹1名陳女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只是工作壓力造成不舒服,遲未理會,沒想到疼痛感愈加嚴重,無法忍了才至牙科求診,結果一看發現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令她相當痛苦!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許璧娟醫師表示,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除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之外,也可能破壞外觀與降低語言功能,甚至導致心理壓力而影響健康。而國內外眾多研...
- 2020.03.06
-
健康你我他/飯後吃零食 再刷牙護齒聯合報/圖與文/任可怡(台北市)我自認有著喝白開水也會胖的體質。過年期間,每天無所事事,吃吃喝喝,玩玩睡睡,尤其零食是我的最愛。每當年假一過,春暖花開,穿著輕衫之際,我都圓了一大圈,必須節食、運動減重,才能恢復體態。退休後,牙齒出了大問題。經過牙醫治療,仍然拔除兩顆臼齒。牙醫再三叮囑,為了維護牙齒健康,避免堆積牙菌斑,除了喝白開水或不含糖的清茶、咖啡之外,只要吃過任何食物或飲料,一定要馬上刷牙,...
- 2020.02.21
-
牙受傷的觀察要點小孩跑跳、跌倒,撞到牙齒怎麼辦?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表示,牙外傷是孩童很常見的狀況之一,牙齒受傷時建議先觀察牙齒顏色、是否有歪斜、斷裂、出血或脫落的狀況,若症狀嚴重時,最好儘早諮詢牙科醫師的診斷與護理建議。小孩跑跳撞到牙該怎麼處裡?黃斌洋醫師表示,撞到牙齒時建議先仔細觀察牙齒外傷的狀況,包括以下幾個重點:1.牙出血:若有出血狀況時,可使用乾淨的紗布輕輕加壓止血,血液止住後即可觀察是否有其他狀況...
- 2020.02.21
-
牙齒多一顆什麼時候要拔? 「這時機」最恰當10歲張小弟,因門齒長不出來及牙齒排列不正,家長趕緊帶其前往牙科求診並於放射學檢查後發現,原來是正中贅齒所致。雖然8歲移除贅生齒,但因正中門齒仍阻生,後續經矯正、二次手術暴露牙齒,並以矯正力量經一年半後才回到正常位置。臺北榮總兒童牙科謝春怡醫師表示,贅生齒或多生牙(supernumerarytooth)是指在正常齒列外多出的牙齒;最好發於上顎前牙區,若位於門齒附近的贅生齒則稱作正中贅齒(mesi...
- 2020.02.21
-
牙痛要人命!就醫前遵循4「要」2「不」緩解【文章取自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牙痛要人命可能原因有這些根據《病人》網站,造成牙痛常見原因:1.蛀牙:當人體吃含糖食物時,口腔中的細菌會分解糖份並釋放出酸。隨著時間累積,酸會在牙齒的琺瑯質侵蝕出一個洞,細菌及其毒素因而有機會侵入牙髓,造成蛀牙。2.牙周感染:牙齒和牙齦間發生感染,如果你的牙齦發炎,牙齦和牙齒之間可能會有很深的空間,細菌會在這些空間內繁殖,可能引發劇痛並造成骨質流失...
- 2020.02.14
-
別輕忽口腔保健!研究:牙周病可能讓高血壓惡化【健康傳媒編譯組/外電報導】如果血壓常不穩定,數值總是起起伏伏,建議可以前往牙醫診所檢查口腔,看是不是牙齦出了狀況。最近有一項研究顯示,牙齦疾病可能會干擾高血壓的控制狀況,此研究刊登在《高血壓雜誌》(Hypertension)。義大利拉奎拉大學的牙科外科醫生,同時也是主要研究作者DavidePietropaoli博士表示,研究人員審查了超過3600名確診有高血壓的患者所有醫療和牙科紀錄,結果發現...
- 2020.02.14
-
牙拔光仍「牙痛」 結果竟是心肌梗塞2019-12-2713:35聯合報記者陳婕翎/台北即時報導有時心臟病的症狀可能不僅是胸痛。一位70多歲的長者日前因為牙槽疼痛去看牙醫檢查出有牙周病,但牙齒拔光後,還是持續疼痛。輾轉到心臟內科診間就診,才被發現有心肌梗塞現象,經心導管治療終於解除牙痛的警報,但也賠上牙齒被拔光的代價。一般人常多認為心臟病的症狀只有胸悶、心痛,事實上並非如此。國泰健康檢查心臟專科院長葉勳龍進一步說明,醫學上的心絞痛...
- 2020.02.07
-
口臭原因不只來自口腔 這些部位也可能是問題來源2020-01-1700:12三民書局李龍騰/臺北仁濟院總院長、臺大醫學院兼任副教授Q:口臭的原因不單純來自於口腔,消化道問題或鼻炎也可能是元兇?A:正確口臭的真相大部分的口臭主要來自於口腔問題,例如牙齦發炎、牙周病、蛀牙,或是口腔出血或部分腫脹。若不是口腔問題,要懷疑消化道、呼吸道、支氣管擴張、肺部感染,或體內發炎等狀況。若是鼻咽造成的口臭,要判斷是否有萎縮性鼻炎、鼻竇炎、發炎性的扁桃腺炎等。...
-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