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刷牙,牙齒還是好黃?美白牙齒有秘訣!【華人健康網記者林芷揚/台北報導】一張嘴就是滿口的黃板牙嗎?很多人都納悶:明明每天早晚都有刷牙,為什麼牙齒還是黃黃的?怎麼刷都刷不白,請牙醫師洗牙也沒用!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呢?牙齒天生非全白正確潔牙保健康其實,每個人天生的牙齒顏色都不同,有些人稍白,有些人較黃。牙醫師李昆縉表示,牙齒通常都是白色偏黃,或是白色偏紅,不太可能是「全白」的。而且,前牙、後牙的顏色也會有些差異,隨著年...
- 2022.10.27
-
牙齦反覆長膿包 牙神經恐已蛀光【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一名患者牙齦反覆長膿包,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牙神經已經快蛀光!牙科醫師林敬修18日受訪時指出,這種病患可能在當初忍過了神經蛀掉的痛,進入了慢性發炎期,此時牙神經已對冷熱沒那麼敏感,但牙髓會逐漸受到細菌感染而長膿包。一般而言,牙根要設法保留,非萬不得已不會植牙。當牙齒年久未保固,多數民眾一定都有蛀牙太深引發牙神經劇痛的經歷,但有一名男性患者卻因為牙齦反覆長膿包,就醫檢...
- 2022.10.26
-
防70%蛀牙 加氟食鹽做得到(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預防齲齒不嫌晚,老來有牙不希罕!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是現代人保護牙齒的新選擇,氟化物具防齲之效果,為20世紀重要的發現,也是目前WHO公認最經濟、安全、有效的齲齒防治措施,為此,衛生福利部在今年推出食鹽加氟政策,希望透過氟化食鹽,能達到降低全民齲齒率的目的。5~6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79.32%根據衛生福利部100年的調查,台灣5~6歲兒童的齲齒率高達79.32%,...
- 2022.10.26
-
漱口水太嗆太酸,牙齒拉警報~抑菌不刺激才安心【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使用漱口水,一定要夠嗆辣、夠涼、夠酸才有效嗎?為了預防齲齒、保持口氣清新,許多人有使用漱口水清潔口腔的習慣,但牙醫師發現,一般人對漱口水的使用存有不少錯誤觀念,長期下來反而導致口腔健康拉警報!感受≠有效!漱口水太嗆辣,口腔黏膜易遭殃!診所楊書維牙醫師表示,國人使用漱口水的最大迷思就是「有感覺才有效」,就像吃生魚片搭配的哇沙米,被認為一定要夠嗆、夠辣,抑菌效果才會...
- 2022.10.24
-
口腔清潔大不易,工具、步驟、方式缺一不可【華人健康網/特別報導】為什麼餐後、睡前都有刷牙,還是齲齒、牙周病上身?刷牙刷得愈久、愈用力愈好?牙線和漱口水的正確使用時機為何?雖然從小就開始被灌輸天天都要好好刷牙的觀念,但是刷牙確實是門大學問,其中有許多的誤區。想要擁有一口健康而美麗的牙齒,需要有完整的清潔工具、確實做對清潔步驟,並且以正確刷牙方式,以上缺一不可。清潔工具挑適己為佳,牙線為必要輔助選擇適合自己的牙刷牙膏是開始注重潔牙保健的第...
- 2022.10.14
-
食慾之秋愛吃酸,牙齒遭殃?醫師:抗敏防蛀一次搞定【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秋天氣候轉涼,胃口漸漸轉好,因而有「食慾之秋」之稱。以傳統養生觀點來看,秋天適合補充一些醋或酸性食物,有助於滋陰潤燥。但是,牙醫師卻提醒,酸性食物攝取過多,如果食用後未清潔口腔,小心琺瑯質被侵蝕、牙本質變敏感,甚至釀成蛀牙,不可輕忽!酸性食物容易破壞琺瑯質嚴重使牙本質外露提到酸性食物,大家常吃的季節性水果包括:柚子、橘子、檸檬、李子,或梅子,還有在烹調時加的醋,...
- 2022.10.12
-
嚴重牙痛恐引發感染病變!口腔保健7大警訊【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台北報導】突然察覺自己的牙痛不太舒服?牙齦腫脹感?有可能不是大問題,但更有可能是牙齒發出的警訊,提醒您別輕忽牙痛!若有下列7項情況出現時,要多留意與盡快就醫治療,避免引發更嚴重的感染導致口腔病變。1.牙齒酸痛吃東西的時候突然感到牙齒酸痛,可能是有蛀牙,當蛀洞越來越深的時候,酸痛的感覺會更明顯。2.持續性的牙痛當牙痛持續數小時,可能是嚴重的蛀牙,已經影響到進食,或是你...
- 2022.10.11
-
琺瑯質流失可能導致敏感牙痛?!日常保健4秘訣(早安健康/企劃)有許多民眾會突然驚覺,不知從何時開始吃到冰冷、熱、酸等刺激性的食物時,牙齒會感到短暫的酸、麻、抽痛。剛開始會以為是蛀牙所引起而就醫。初期的蛀牙與敏感性牙齒對刺激的感受確實極為相似,蛀牙初期可能不見任何臨床症狀也會對冷熱食物與甜食輕微敏感,但隨著蛀牙程度的惡化,短暫的痠痛變成了持續性的抽痛。事實上,蛀牙與敏感性牙齒發生的最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因為「酸」的腐蝕而導致牙齒琺瑯質受損,但...
- 2022.10.07
-
為何每天刷牙還蛀牙? 醫:這樣潔牙才正確(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相信這是多數人的心聲!但為什麼已經明明每天刷牙了,卻還是會蛀牙呢?牙縫、食物殘渣易使蛀牙發生率增新光醫院家庭牙科主任胡剛碩表示,當食物殘渣長時間堆積在牙齒表面,就會造成細菌滋生及累積,進而增加蛀牙或牙周病發生的機率。除此之外,造成蛀牙的主因多半是因為刷牙沒有刷乾淨,特別是因為牙刷刷毛不易接觸到牙縫,使食物及細菌存於牙縫,長時間累積下來,就會...
- 2022.10.06
-
吃東西猛塞牙縫 可能是牙齒生病了【HEHO健康/黃聖筑報導】食物常塞牙縫的危害塞牙最主要會使部牙周組織被破壞和發炎,還有造成齲齒使食物更容易阻塞,以及食物殘渣對牙齦的慢性刺激,最後造成為牙周病,常見的症狀為牙齦萎縮、膿腫、常有口臭,嚴重時會使牙齒鬆動及脫落。而以下為食物常塞牙縫的5個原因,請民眾多加注意。1.牙齦萎縮:當民眾常年不注意口腔衛生,或本身有牙周病,或隨著老化都會使牙齦逐漸萎縮,牙縫變大,讓食物容易塞牙縫;這時就需要...
- 2022.10.05
-
9成病症從牙齒開始!? 名醫師力倡「整合牙醫」概念【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調查,百分之七十以上國民處於亞健康狀態,沒嚴重到上醫院診斷,即便是偶發性痠痛、頭痛,仍認為自己屬於健康狀態。北市知名牙科吳培智醫師表示,民眾不能輕忽一般日常的疼痛、痠痛或是感冒,這些看起來所謂的「反覆小事」都可能因忽視或是看錯科別,而引發重大疾病。牙周病與汞中毒影響全身健康「病從口入,約九成病因都由口腔而來」,人體疾病大多由口腔引起,其中可能包括牙周病、根管治療...
- 2022.09.29
-
花百萬植牙非一勞永逸 牙周沒顧好等於白花錢【健康傳媒/凌芸斐報導】許多人以為植牙後就能一勞永逸不會蛀牙,台灣牙周病醫學會警告,越來越多病患在植牙後疏於潔牙,未能妥善照顧牙周,以致牙齦持續發炎,骨頭遭受破壞,引發植體周圍發炎,疼痛不堪,最後必須拔除植體,白花大錢。1名70幾歲男性經濟狀況還不錯,幾年前植了14顆牙齒,如以1顆10萬計算,至少花140萬元,這還不包括補骨等其他費用,價格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可惜的是該名先生術後忽略牙周照護,沒...
- 2022.09.27
-
懷孕後蛀牙率大增,又不能治療…孕媽咪快學!牙齒保健每天簡單3步驟【嬰兒與母親/游資芸撰文】「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這句話絕不誇張!懷孕後蛀牙率大增,又要盡量避免牙科深度治療,不好好保養,真的有可能問題多多。快跟著牙醫師每天做好潔牙3步驟,讓孕期擁有一口好牙!4大原因,懷孕後較易蛀牙孕媽咪好煩惱,懷孕後三不五時蛀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馬偕紀念醫院牙周病科主治醫師顏永昇表示,孕期之所以容易出現牙齒問題,主要有4大原因!原因1:孕吐孕媽咪孕吐容易造成牙齒酸蝕、琺瑯質...
- 2022.09.26
-
牙周不顧好 植牙恐再缺牙【大紀元新聞網/記者施芝吟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台灣民眾普遍忽略牙周照護,即便盛行率高達九成,卻很容易為國人忽略。醫生表示,原因就在牙周問題並不會導致立即性的疼痛,所以民眾常放任不處理。若不重視牙齦照護,除了初期會有刷牙流血的情況外,更會產生口臭、牙齦萎縮,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掉牙危機。國健署調查發現,缺牙危機不再只是40歲以上民眾關切的問題,有高達四成五的青壯人口出現缺牙問題,缺牙不只...
- 2022.09.23
-
刷牙越用力越乾淨?醫師:會磨損琺瑯質【大紀元新聞/記者施芝吟報導】國人對於刷牙存在許多迷思,常見的是「刷牙越用力越好」,牙醫診所主治醫師楊景翔說,刷牙不是越用力越好,過於用力將會磨損琺瑯質,容易造成敏感性牙齒,甚至抽神經。楊景翔表示,門診中常發現有民眾刷牙太用力,甚至要刷到濺血,才覺得有刷乾淨,這樣的人不算少。如果長期太大力刷牙,對於琺瑯質是很嚴重傷害,容易導致敏感性牙齒,嚴重一點就要抽神經,或是根管治療。民眾也困惑刷牙到底能不能...
- 2022.09.21
-
斷牙怎麼辦? 這方法就能讓牙齒起死回生(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家中小孩也有牙痛、牙齦有腫包,甚至半邊臉腫起來的情況嗎?牙科醫師指出,這可能是因為永久齒出問題了!永久齒從萌牙至生長發育完全約需三年,若在牙齒生長發育的期間,牙神經感染而發炎壞死,牙齒就會停止生長,繼而出現牙痛、牙齦腫、蜂窩性組織炎等,因此不得不慎。先天構造導致牙神經感染以亞洲人居多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賴曉錞表示,永久齒導致的不適多因蛀牙、牙齒外傷或牙...
- 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