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齒敏感就是牙周病?【作者/康健雜誌·出處/Webonly】牙齒敏感來自於兩個主要結構:第一種是發生在牙冠上,因為蛀牙,使得我們身上保護牙齒最好、硬度最高的結構琺瑯質被蛀蝕,使得牙本質外露,外界刺激直接經由微小神經管的出口影響神經。牙本質是由許多微細小管稱為「牙本質小管」所構成,管內有成齒質細胞突,與牙髓神經連結,對外界來的刺激產生疼痛;如果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使牙本質沒有受到琺瑯質保護而外露,當受到刺激(尤其是吃較...
- 2019.10.23
-
研究牙周病患者 高血壓風險較高(本文摘自/元氣網/台灣醒報/記者許雅筑)牙周病跟高血壓有關連!牙周病與高血壓似乎毫無關聯,但近期研究發現,牙周病患者得到高血壓的風險較高。高血壓可能導致心臟病與中風,研究人員呼籲不可大意。患者血壓高過常人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報導,研究人員看過並分析來自26個國家的81個研究發現,牙周病患者的平均動脈血壓的確較其他人來的高。牙周病患者心臟跳動期間的收縮壓與舒張壓比起一般人,分別高出了4.5毫...
- 2019.10.19
-
牙齦流血、發炎禍不單行 高血壓疾病可能也在等著你大家都很害怕去牙醫看牙,但現在有個讓你不得不去的理由,新研究發現,牙齦出血或是牙齦相關疾病可能會引發高血壓,研究刊登在《心血管研究雜誌》(CardiovascularResearch)。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伊斯特曼牙科學院牙周病學系主任FrancescoD'Aiuto博士指出,針對25萬多人進行的81項研究回顧中發現,患有中度至重度牙齦疾病(牙周病)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增加了22%;重度牙齦疾病的...
- 2019.10.11
-
牙齦腫是牙周病嗎?醫師教你用4招「紅、腫、軟、鬆」判斷牙齦腫不一定是牙周病,牙齦是牙齒健康的「監測官」,很多人都知道刷牙流血是牙周病的警訊,代表牙齦正在發炎,最好趕緊去看醫生。不過有些人刷牙的時候都沒有流血,但就是牙齦腫腫的,壓到也會有點痛,搞不清楚自己現在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尹慧君說,其實牙周病是「不會痛」的,雖然它會造成牙齦發炎,但很少直接傷到神經,所以並不是沒有痛覺就代表牙齒很健康;反過來說也不是牙...
- 2019.10.09
-
植牙學問大 上顎不傷鼻竇、下齒槽應避開神經(記者陳鴻謙/台北報導)一名陳姓女子缺牙導致進食不便,植牙時因醫師誤判填植骨粉後的牙床高度,進行左上顎骨鑽洞時,不慎鑽穿鼻竇,造成植牙後出現鼻涕倒流、臉頰偶現疼痛的後遺症;另一位患者張媽媽做完人工植牙手術後,植牙部位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效,右邊嘴唇及下巴一直出現麻麻的不適感,經詳細診斷發現植體植入過深,不慎傷及下顎神經,上述兩例都是植牙不慎造成的負面結果。坊間植牙種類林林總總,還有業者標榜各種快速...
- 2019.09.29
-
一看就懂,牙周病治療的3個階段文、圖/退休好幸福歲月流逝,身體各方面都不如從前硬朗,就連牙齒,也越來越脆弱,想要維持健康,就必須每天充足攝取來自各種食物的營養,如果牙齒不好,常常疼痛、發炎,甚至有齒牙動搖的情形出現,想必對許多食物,必定是敬而遠之。其中最令人煩惱,同時也是最可怕的牙周病,一旦罹患了便很難治療,若是沒控制好,有時候甚至會有掉牙的危機,而治療的流程,又是怎麼進行的呢?第一階段:牙周深部清潔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膺復...
- 2019.09.29
-
放任牙周病不管 當心丟小命【健康news編輯部/整理報導】你知道嗎?常常聽到的牙周病其實不只是口腔疾病,而是一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病症,諸如糖尿病、肥胖、不孕症、骨質疏鬆症等,其實都與牙周病有某種程度上的掛鉤,臨床上更有患者甚至因為放任牙周病不管,差點丟了小命的案例。牙周病之所以不容忽視,可從美國醫學會在西元2008年發表的文章瞧出一些端倪,文章內特別提到牙周病與全身系統性疾病的關聯性,且特別呼籲全球的牙醫師必須教導並提醒...
- 2019.09.29
-
漱口水對牙周病沒用!盤點「5款護齒工具」小心牙縫大慘了(本文摘自ETtoday健康雲)牙周病就是牙齒周圍組織發炎的及疾病。牙周病有哪些症包含口臭、刷牙流血、咀嚼無力、牙齦紅腫疼痛、牙齒鬆動、移位、齒間出現裂縫、牙根裸露,嚴重會自動脫落,需要格外注意!造成的牙周病的原因,主要是口腔衛生不夠好或刷牙不正確,讓牙菌斑、牙結石、食物屑等堆積在牙齒周圍,細菌會分泌毒素破壞牙齦,進而延伸到牙齒周圍的骨頭引起牙周病。預防牙周病需注意以下叮嚀:1.正確刷牙是減少細...
- 2019.09.29
-
預防牙周疾病 首重清潔牙齒【台灣新生報/記者戎宿安】牙周疾病有許多不同類型,最普遍的是牙齦炎及牙周炎,但這兩者均可導致支持牙齒構造的破壞,根據三總牙科部的資料顯示,想要預防牙周疾病,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學習有效地清潔牙齒。民眾一般都可以透過鏡子及良好的燈光,來看到食物殘渣,但對於牙齒真正的危機,是細菌群在牙齒周圍和牙齒表面上生長,而且牙菌斑通常是看不見的,可以在口內使用一無害的蔬菜染料,就能將其顯現出來,此類染料可將牙菌斑及...
- 2019.09.29
-
「吃軟不吃硬」易得牙周病!醫公開:牙齦這位置最髒,多按摩抗細菌【本文摘自健康2.0】無論是人類或野生動物,若只吃柔軟的食物就會得牙周病。像動物園裡也有深受牙周病所苦,最終死亡猩猩的例子。介紹一個有趣的研究吧!這是1981年,由北海道大學齒學部(故石川純教授的講座)所發表,有關用軟飼料餵食長尾獼猴,觀察其牙齦有何變化的研究。即把平常獼猴用的飼料,配合野生獼猴的飲食需求,做成如石頭般堅硬的軟木塞狀飼料(硬食)。如果只餵這種硬食,這些獼猴不會出現牙齦炎;但若把相...
- 2019.09.29
-
自我檢查3步驟 提早發現牙周病【本文摘自康健雜誌】牙醫師臨床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忽略牙齦問題,沒有及早發現牙周生病了,等到痛得受不了時,已經有牙周病,甚至得花更多錢裝假牙或進行口腔重建。國健署統計發現,18歲以上國人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包括牙齦炎、牙周炎)高達九成,其中三~四成屬於嚴重程度的牙周病。早期牙周破壞的現象其實是一種發炎反應,年輕時不留意,將來得付出很大的代價。也因此,牙醫界提出自我檢測牙周三步驟,及早發現牙...
- 2019.09.29
-
牙周病與糖尿病 真的是會相互影響、惡性循環的「雙生病」【HEHO健康/文陳亦云】根據衛福部的統計,國人患有牙周病的比例高達9成,而國健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台灣糖尿病的發生率則是10.1%,都是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這兩種病一個是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而引發;另一個則是因牙菌斑或牙結石而造成,原本是八竿子扯不上關係的兩種病,但卻因為許多因素,讓它們成為可相互影響、甚至惡性循環的「雙生病」。糖尿病患者發生牙周炎的風險,要比未得糖尿病的人增加了3倍一般而言,糖尿...
- 2019.09.29
-
「牙齒不健康」各種癌症全找上你! 得肺癌機率高133%【三立新聞網/綜合報導】口腔細菌的嚴重性近幾年來愈來越受到關注,口細細菌不僅會導致牙周病、更會提高罹患胰臟癌、結直腸癌、肺癌、大腸癌等癌症的風險。最近又有研究發現,有牙齦疾病的人得到乳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3倍。據報導,巴西聖瑪麗亞大學(SantaMariainBrazil)在《社區牙科和口腔流行病學期刊》(journalofCommunityDentistryandOralEpidemiology...
- 2019.09.29
-
每天刷5次牙仍牙周病?要做到這2事才算真正刷乾淨【康健雜誌報導】有人好奇,為什麼自己每天刷牙5次,卻還是罹患了牙周病,其實,刷牙次數的多寡與牙齒是否刷乾淨,並沒有一定的關係。真正的「刷乾淨」,不是只把飯粒、菜渣刷出來就及格。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刷牙是要把細菌刷掉,而細菌主要是附著在牙齒與牙齦接合處及牙縫,所以刷牙時,刷毛要碰到牙齦,而且更要用牙線來清潔牙縫,才能真正「刷乾淨」。大多數的人還是不了解什麼是牙周病,對於偶爾刷牙流血,牙肉腫...
- 2019.09.29
-
熟齡族輕忽牙齦流血,小心牙周病掉牙危機一項根據衛福部委託牙醫師公會,為期二年,共調查10248人,大規模研究調查指出,發現高達八成的民眾患有牙周病,其中好發率最高的年齡層以50歲到64歲的熟齡族為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約有4成7的國人牙周病嚴重,但卻自認為沒口臭以及不自覺有牙周病。牙齦流血是牙周病前兆52歲王先生是忙碌的上班族,刷牙時都很隨性,總是刷個幾下就結束,一個月前開始出現口臭及刷牙流血問題,本以為是火氣大,沒特別在意。最近...
- 2019.09.29
-
逆轉牙周病!波蘭研究:滅菌護口腔飲食必吃這好食【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牙周病是成人失去牙齒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是平常潔牙工作沒做好,讓細菌在牙齒周邊堆積,就可能造成發炎紅腫、流血等問題,嚴重時還可能讓牙齒搖搖欲墜,甚至完全脫落。而歐洲最新研究指出,多吃蔬菜水果可能幫助防止牙周病惡化!蔬果抗氧化、抗菌、強化免疫力幫助保護牙齒2018年12月波蘭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PoznanUniversityofLifeSciences)發表在期刊《Dent...
- 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