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有刷牙還得牙周病?加上「它」清潔才夠力!【文、影片編輯/彭幸茹】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在台灣18歲以上的人,幾乎都有輕重不一的牙周病!所以牙周病再也不是老年人專利,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生活作息不佳,導致沒有確實做好口腔清潔,進而讓口腔問題多多。牙周病的初期症狀不是很明顯,大部分人在初期時會沒感覺,等到牙齦紅腫、疼痛,甚至是鬆動了,其實都很嚴重了,可能牙齒骨頭都被破壞了,此時再治療,其實也無法讓骨頭長回來。加上待牙齦消腫後,與牙齒間的間隙會變...
- 2019.09.29
-
只是會看牙醫是沒用的!牙周病想痊癒,「這三者」缺一不可!【風傳媒/陳秉弘責任編輯】從牙齦的顏色可以知道牙齒的健康狀態,紅、紫是發炎的顏色,健康的牙齦是淡粉紅色。牙齦會出現緊急狀態,通常是在有害的牙周病菌入侵牙齦的時候。當身體感覺到異常,微血管會自動擴張,將大量血液送往牙齦。為了排除想要入侵體內的敵人,就需要血液成分軍團。這支軍團是由巨噬細胞與嗜中性白血球等所組成的白血球團隊。在牙周病菌的入侵現場,血管會稍稍打開,將嗜中性白血球與巨噬細胞送出去。這是排...
- 2019.09.29
-
牙周病恐造成慢性上咽喉炎 睡前8分鐘照顧口腔衛生【華人健康網報導】我平日診治許多慢性上咽喉炎病患,深感到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有口腔問題。醫學界早已證實,牙周病和動脈硬化、孕婦的胎兒發育不全有關,最近更有報告指出,妥善照護牙周病有助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以及血液透析患者的預防後,因而引起關注。一般認為,牙周病菌多數是屬於討厭氧氣的厭氧細菌,所以在上咽喉這一空氣通道引發慢性發炎的可能性低,但它卻是造成慢性扁桃腺炎的重大禍首。扁桃腺是充滿淋巴球的器官,此處慢...
- 2019.09.29
-
牙周病患注意》口腔衛生不佳小心加重糖尿病!牙醫師教你5症狀自我檢視(胡晴美/報導)45歲的李小姐,面露尷尬的說:「醫師,最近我周遭的人都說我口氣不好,牙齦又常常出血,應該是火氣大,你看能不能開個藥給我吃?」翻開病歷發現,有多年的糖尿病,但血糖值常常過高,口腔衛生不佳,牙齦紅腫發炎,甚至有部分牙齒鬆動,一看就是嚴重的牙周病。105年衛福部統計國人死因排名,糖尿病晉升前五名,台灣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在亞洲一直是名列前茅。糖尿病與牙周病都屬於慢性的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 2019.09.29
-
牙菌斑、牙結石為牙周病發生主因台灣新生報【記者戎宿安/台北報導】三軍總醫院護理部表示,牙周病是指支持牙齒穩固的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及牙槽骨等受到傷害,而不能緊密的包住牙齒,出現牙齦流血,牙齒鬆動等病症。牙菌斑及牙結石是發生牙周病最主要的原因,在初期時,大多無疼痛感、且緩慢發生,通常在牙齦、齒槽骨被嚴重破壞到發生膿腫、牙齒鬆動前不會感受到異常不適。大部分多因為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堆積很多的食物殘渣引起細菌大量生長所形成,而抽煙...
- 2019.09.29
-
牙周病:99%成人都有!多數人牙線都用錯了【早安健康/李長祐醫師】假日時分,看著外頭的年輕人嘻嘻鬧鬧,大笑時露出一口貝齒,潔白亮麗。他們可能想不到,有另外一群和他們年紀相仿的青少年,小小年紀卻已有一口爛牙。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顯示,台灣18歲以上的人口,有99%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含牙周炎、牙齦炎)。日前也有新聞指出,一名國中生因每天熬夜打電動,連續五天沒刷牙,導致牙齦紅腫發炎,顯現牙周病前兆。在在提醒牙周病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而是...
- 2019.09.29
-
牙周病、用錯牙線讓食物塞牙縫!叩齒養生活血護牙(早安健康/向紅丁/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及時清理牙間隙,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可以幫助你擺脫經常塞牙的尷尬。老年人牙齒的4個變化1.牙齒磨損多牙齒經過數十年的使用,表面的釉質(琺琅質)已基本被磨耗殆盡,牙本質外露、牙面變平、牙齒變短,從而導致吃飯時咬不爛東西,吃東西時間變長而咬肌疲累,出現涼的不能吃、熱的也不能吃等咀嚼效率低下、顳頜關節病變、牙本質過敏的症狀,有的還可能發展為牙髓...
- 2019.09.29
-
4種人牙周病風險飆高!對抗口腔問題關鍵在牙齦(早安健康企劃)大多數的人不了解什麼是牙周病,對於偶爾刷牙流血,都誤以為是刷牙過於用力或火氣大造成,事實上,健康的牙齦在刷牙時是不會流血的;如果刷牙流血,可能就是牙周病的徵兆!隨著牙周病惡化,還會出現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甚至是牙齒動搖等情形,造成更嚴重的口腔問題。牙齦有問題是牙周病徵兆非口腔老化的正常現象早安健康日前針對台灣民眾口腔健康及清潔習慣做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原來口腔健康與...
- 2019.09.29
-
一天趴睡5分鐘,口臭、蛀牙不再來!【早安健康/林明慧編譯】每天認真刷牙卻還是口臭、蛀牙不斷?《長生きは「唾液」で決まる!「口」ストレッチで全身が健康になる》(暫譯:長壽由「口水」決定!口腔體操讓你更健康)日本大學齒學部攝食機能療法講座教授植田耕一郎認為,全身的健康從嘴巴開始,而唾液缺乏、口乾舌燥更是萬病之源。蛀牙、牙周病、口臭都是因為唾液過少!防治牙周病,關鍵在於如何減少含有牙周病原菌的齒垢或齒石增生,然而當唾液分泌量減少,口腔...
- 2019.09.29
-
菸加檳榔 罹口腔癌率大增至89倍!(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檳榔沒有含紅、白灰等添加物,就不會致癌,然而早在2003年檳榔子就被列為第1類致癌物。檳榔子中含檳榔素及檳榔鹼,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吸菸又吃檳榔口腔癌機率提高89倍菸品、檳榔會導致口腔疾病,我國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7千人、死亡人數近3千人,吸菸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
- 2019.09.29
-
無聲無息沉默的侵襲者 談牙周病與全身疾病之關係【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牙科部林玠醇醫師】牙周病為目前國人常見成人口腔疾病。當外來細菌入侵口腔時,會在牙周組織處引發一系列自身的免疫反應,當免疫細胞在對抗牙周細菌的同時,也會破壞牙齦及其鄰近的骨頭,使得牙齦及牙周囊袋的上皮(Sulcusepithelium)受損,在中重度的牙周病患者口內,受破壞的上皮層表面積總和甚至相當於一個成人手掌面積。同時牙齒支持骨頭也會受到破壞,最終造成牙齒搖動以致脫落。...
- 2019.09.29
-
病從口入!牙周病恐增心血管疾病、失智風險TVBS新聞網(實習編輯/沈佩甄)全台高達900萬人患有牙周病,其中僅半數就醫,未治療的話,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可能性增強3到5倍;如是產婦則會增加5至7倍的流產率,較一般人增生7成的失智風險。牙周病會對人體「全身」都有影響,因為病菌透過組織循環到各處,進而傷害體內器官,包含內皮細胞,導致血管變窄硬化,如果碰上掉牙或是咀嚼次數減少,腦部受刺激次數減少的話,就會增加失智的可能。提醒大家,除了牙痛不適時...
- 2019.09.29
-
旅日老翁沒蛀牙 臼齒鬆脫竟是牙周土石流今日新聞NOWnews(記者林端/台中報導)從來不蛀牙,稱得上牙齒保健模範生?那可不見得!牙醫師表示,有些人不定時刷牙、洗牙,口腔衛生習慣不佳,卻不會蛀牙,可別羨慕,因為他可能是牙周病的候選人,直到牙齒鬆脫搖晃,才知道自己罹患牙周病。牙醫診所林克承醫師指出,牙周病是牙齒無聲的土石流,罹病時幾乎沒有感覺,不會疼痛,許多患者都是在洗牙時,才被確診牙周病,雖經治療,但細菌已嚴重侵襲齒槽骨,導致掉牙、缺...
- 2019.09.29
-
孕婦牙周病 早產機率高7倍(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相較於沒有牙周病的孕婦,罹患牙周病的孕婦較容易早產,而且容易生出低體重嬰兒。分娩一般發生在懷孕第40週前後(最後一次月經的首日加280天)。若提早在22到36週之間生產,則視為早產。早產兒的出生體重若低於1000克,會較難存活。牙周病愈嚴重的人愈有可能生下低體重嬰兒此外,早產兒容易罹患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疾病。若有早產或者是出生體重偏低的情形時,必須安置在保溫箱或NI...
- 2019.09.29
-
牙齒不健康 心血管疾病跟著來!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作者許資旻】根據國民健康署於二○○七~二○○八年進行的牙周病統計顯示,國內高達九九‧二%的成人有牙周問題,牙周病比率居亞洲第一。牙周病如此普遍的原因在於,這些細菌本來就與人體共存,而人類口腔內細菌種類就高達七○○種,國泰綜合醫院牙科主治醫師楊岳炤解釋,此種細菌稱之為「正常菌」,與人體呈共生狀態,然而一旦細菌累積過多,就容易造成感染,每天必須刷牙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細菌的數量,...
- 2019.09.29
-
牙周病會要人命!打擊牙周細菌有法寶【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曾經公布一項驚人數據:年滿18歲的國人罹患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比例(含牙齦炎、牙周炎)高達99.1%,患病率高居全亞洲區之冠。儘管患病率之高,國人對牙周病也都略有所知,然而,由於牙周病的初期感染往往無痛,許多人即使已經感染也並不知曉。我有牙周病嗎?小心悄悄入口的危險病菌要自主判斷牙周病,可以先從幾個症狀著手:牙齦邊緣紅腫、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可能有牙石...
- 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