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假牙、植牙、牙套嗎? 醫:清潔不可輕忽【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牙齒清潔習慣不佳,幾乎人人都有假牙,然而假牙清潔仍不可輕忽。中華牙醫學會理事長謝義興表示,不少人以為假牙是假的,就不會壞且不用保養,但若輕忽假牙的清潔與保養,容易滋生牙菌斑、其他細菌,引起口角炎、義齒性口炎、氣味不佳等疾病。假牙比不上真牙醫籲做好清潔保養若有缺牙的民眾就需要做假牙,謝義興提到,廣泛的假牙包含多顆牙齒的拆卸式假牙,而單顆缺牙,可用兩旁的真牙做支撐...
- 2019.11.12
-
半夜突然牙痛怎麼辦? 牙醫傳授3招緩解不適有句話說「牙痛不是病,但痛起來會要人命」!要是在半夜時突然牙痛,沒辦法去找牙醫,這時候真的會以為是世界末日了!今天要來教大家~如果發生突如其來的牙痛,自己可以先做些什麼來緩解疼痛呢?根據日本丸山齒科醫院的院長丸山和宏醫師表示,因為牙齒根部骨骼、牙齦等處發生蓄膿而急性發炎時,吃止痛藥是沒辦法緩解,這時候可以利用以下這幾招減緩不適:1.牙齒不要咬合:因為咬合會刺激牙齒,會導致發炎情況惡化、疼痛增強,...
- 2019.11.12
-
牙齒重建!該裝假牙還是植牙呢?【報導/黃慧玫圖片設計/Anita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楊芷其】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需要裝置假牙以維持正常之咀嚼功能。但是,該選擇傳統假牙還是植牙來重建牙口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楊芷其表示,一般來說,若單顆牙齒牙根狀況良好,或是缺牙區兩側牙齒都支撐力足夠的情況下,可選擇傳統的固定假牙或牙橋來重建。但如果缺牙區過大,或不想破...
- 2019.11.08
-
根管後仍腫痛 顯微根尖手術除病留牙(優活健康網/張桂榕報導)36歲翁小姐,右上顎側門牙曾經根管治療,一年後卻出現牙齦腫痛,再次根管治療後症狀仍然未改善,懷疑是「根尖囊腫」,安排「顯微根尖手術」。45歲陳先生,左上顎側門牙曾根管治療,多年後牙齦腫痛,評估後發現上排前牙為多顆相連的假牙,且有較長的牙釘,考慮到移除牙釘會有牙齒斷裂的風險,不建議再次根管治療,進而安排顯微根尖手術。二位患者手術後症狀皆改善,牙齒得以保留。根管治療後若清潔...
- 2019.11.01
-
牙齒琺瑯質全身最硬組織 但怕酸蝕齲齒(蛀牙)是牙科兩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造成蛀牙的四大原因包括牙齒、食物殘渣、細菌、時間。常見刷牙、潔牙、使用氟化物、智齒阻生四種預防方法,治療有填補、根管治療兩種。台安醫院牙科醫師洪偉倫表示,牙齒的牙釉質(琺瑯質)雖然是全身最堅硬的構造,卻怕「酸」侵蝕。食物殘渣經過口內的細菌分解、發酵會變成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產物停留在牙齒上一段時間後,會導致牙釉質或牙本質鈣質流失(脫鈣),甚至傷及牙髓神經而造...
- 2019.10.30
-
一天刷2次牙 牙齒就乾淨?正確潔牙還需2樣工具一般來說,人們一天至少早晚各刷一次牙;如果是戴牙套或正在治療牙齒疾病者,或許一天刷個3、5次也屬稀鬆平常。勤刷牙除了清潔口腔之外,也希望達到預防疾病之功效。然而,光是刷牙就足夠了嗎?大多數牙醫師都會建議,除了每天刷牙次數、時間、方法要對之外,無論牙齒健康與否,每人都應該搭配輔助工具一併潔牙,才能真正達到效果。而牙醫師建議使用的潔牙輔助工具順序應為:牙刷、牙線、沖牙機。清潔牙齒必備三工具:牙刷、牙...
- 2019.10.29
-
長者做假牙 先接受齒顎矯正與牙周病治療許多長者為了做假牙來幫助改善咬合問題時,其實會需要先進行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但有些長者會認為年紀那麼大了,做矯正可能會被笑或是認為牙齒會掉光,像是65歲的林太太就有這個迷思。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分享個案,65歲的林太太想要做活動假牙,經過臨床檢查後發現,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歪倒傾斜,牙齒位移,齒列上有多處大小不等的縫隙,因此建議林太太在做假牙之前,先接受齒顎...
- 2019.10.28
-
飯後刷牙竟讓口中酸性飆高致蛀牙!? 你不知道的5個壞習慣【早安健康/林明慧編譯】年紀輕輕卻難以啟齒,飽受牙痛困擾?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資料顯示,台灣12歲學童恆齒齲齒指數為2.5顆,遠高於全球平均1.67顆。預防蛀牙,儼然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日本牙醫博士江上一郎專攻口腔衛生,他認為,一口健康的好牙的養成應從平日做起,從滿周歲開始就應注重每日的牙齒保養。不過,許多人的牙齒保健觀念漏洞百出,以下為江上一郎指出5個讓牙齒越來越糟的習慣。吃完飯後立刻...
- 2019.10.23
-
牙齒矯正如何清潔 五招教給你進行牙齒矯正時,牙醫師經常耳提面命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如果不想要在牙齒矯正結束之後換得一口蛀牙,就要注意口腔衛生以及矯正器的保養。但因為每天吃進許多食物,加上矯正器容易藏污納垢,使口腔保健變得困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學院副院長鄭信忠醫師教你五個在牙齒矯正時,保健口腔衛生的秘訣。1.選擇牙刷與牙間刷哪種牙刷適合矯正時期使用,並沒有定論,正確的刷牙方式才是決定清潔有沒有發揮效用的因素。另外,可選擇牙...
- 2019.10.23
-
潔牙順序錯誤恐失智!牙醫解密:先用牙線還是牙刷【健康2.0/郭庚儒報導】你知道潔牙順序錯誤,可能造成失智嗎?正確順序應該是先漱口,再用牙線,最後才刷牙。牙醫師強調,先刷牙再用牙線,細菌容易進入牙齦溝,隨著血液甚至侵入腦部,增加失智症風險。牙科醫師趙國翔表示,牙周病會造成全身性的影響,甚至失智的問題,主因是牙齒與牙齦中間有一條牙齦溝,細菌很容易從此處進入,經過血液回流到達全身,甚至往上達到腦部,就可能增加失智的發生。趙國翔指出,現代人刷牙習慣...
- 2019.10.18
-
全口無牙不再是老人專屬!注意4關鍵,早期發現「青年型牙周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黃慧玫】23歲女大學生因為反覆牙齦腫痛、刷牙流血,而至牙科求診。患者口內牙肉紅腫流血,全口X光片顯示多處牙齒周圍齒槽骨流失及破壞。該患者身體健康,無血糖或免疫疾病相關問題,因其母有牙周病病史,而提醒她來就診。收治個案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尹慧君表示,該患者經診斷為「青年型牙周病」,透過清除細菌、結石等牙周治療,搭配抗生素輔助,並請患者加強自主潔...
- 2019.10.17
-
台灣青年型牙周病盛行率 為歐美10倍【台灣新生報/記者戎宿安】臺灣青年型牙周病盛行的問題應該要更加注意,仁愛醫院牙周病科尹慧君醫師表示,臺灣青年型牙周病盛行為歐美十倍,根據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口腔醫學科發布數據指出,在臺灣青年型牙周病雖然盛行比例不高,但是卻是歐美州地區的十倍,並示警現有的臨床證據及生理特徵差異,臺灣族群侵襲性牙周病侵犯速度與嚴重度可能更為劇烈。尹慧君醫師分享一名23歲的女大生個案,因為反覆牙齦腫痛,刷牙流血而來尋...
- 2019.10.14
-
全縣600人死於癌症 十分之一是口腔癌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台東報導根據統計,台東縣107年的癌症死亡人數為6百人,其中口腔癌死亡人數54人居惡性腫瘤第三名。台東縣男性口腔癌每十萬人口死亡率更高達44.8%,遠高於全國平均值12.1%(3.7倍),推論與台東地區農業特性及檳榔相關產業人口之特殊性,及台東縣男性抽菸吃檳榔比率高達五成相關。曾經是中央市場的魚販的王先生,在年青時因做生意而接觸到菸酒檳榔,自97年發現口腔有腫塊而就醫,從...
- 2019.10.07
-
別亂來!含烈酒治牙痛 口腔潰爛【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台中一名40多歲少婦徐女士,因牙齒疼痛不敢看牙,誤信偏方認為把烈酒含在口中10分鐘就可以治牙痛,便喝了一口烈酒,含了10多分鐘,雖止痛了,但是已造成上下顎多處黏膜潰爛。口腔黏膜 烈酒刺激造成潰爛衛福部豐原醫院牙科醫師黃廷芳表示,酒精只是一時麻醉效果,似乎牙痛解除了,但牙痛的原因並沒有消除,而且口腔黏膜因為烈酒的刺激造成潰爛,黃廷芳醫師說現代科學昌明,但是還是有人...
- 2019.10.02
-
牙痛就拔牙?醫師來解密!【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牙痛要人命!牙痛突然發作時,到底要先救牙或乾脆拔掉、重新做假牙或植牙?首先需要先評估保留或拔除患牙,若醫師評估患牙可治療、留下的機率也大,一般而言,救治保留真牙有其好處,如評估後牙疾嚴重或預後不良,則建議拔除以降低感染或掏空基骨等風險。拔牙、缺牙 3重建選項報你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牙科主治醫師宋博達指出,拔牙後產生的缺牙有可能造成鄰齒及對咬牙逐漸向缺牙區傾斜或...
- 2019.10.02
-
該買牙齒險嗎? 專家提醒五個陷阱(作者:嚴珮華)王先生有抽菸的習慣,平時疏於口腔清潔與保養,在治療牙周病過程中,不得不拔除一顆牙齒。醫生建議,治療完成牙周病後,進行植牙。由於一顆植牙費用高數萬到十餘萬元,令人咋舌。剛好保險公司電話行銷人員,向他推薦「牙齒險」的保單,拔牙、裝假牙與植牙都可理賠,而且到期可領回投保本金的六成。今年將滿50歲的王先生,心動不如行動,立即詢問保額與保費,結果,每投保總額1萬元,年繳保費約在3.5萬元上...
- 2019.09.29